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祭灶,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灶神,也称为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小年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灶神的汇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进行奖励还是处罚。民间传说中,如果房主犯了大错,玉皇大帝就要扣300天的阳寿,犯小错要扣100天阳寿。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则大多是在腊月二十四,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腊月二十五。 小年这天,要把经过一年烟熏火燎,已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饴糖或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再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以便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 关于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魏晋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 如今过小年都比较简单,主要是家里人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燃放鞭炮。讲礼性的还有烧些纸钱。(本人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