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辽宁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74
IP属地:辽宁省大连市
|
本帖最后由 中医科老宋 于 2013-2-18 13:26 编辑
春节,有好吃的 ,可以放鞭炮,无论怎么调皮,家长都是笑脸伺候。
这是我 小时候关于春节的 印象。
先说吃的 ,记得有年年除夕,先到自家吃,吃完后,然后到小河对边的 姑妈家,又吃 了一遍大年夜饭。结果肚子被撑得溜圆,不住地打嗝。太丰盛了, 除夕的 那顿饭。因为营养不良,平时就经常闹肚子,冷不丁吃的多,就伤及脾胃了 。那时候平时的 饮食是没有 油水的 ,白菜 米饭,有干饭吃 能够吃饱就 算幸运的了 。年节时候才有肉有鱼的 。
初一,初2后 就是 走 亲戚,走亲戚也是 小时候 的 一大乐趣。我们 那里本地话叫走“人阿”(如果说的快而简洁,就叫走Eng A)。
我家是个大家族,奶奶那辈生育的的 女孩就是我的姑妈众多。表哥表弟表姐妹有 30多个。最大的表哥与最小的表妹,相差了30岁。先等表哥弟来我们 家 拜年后, 自然就是我们的回访。回访带的东西,很 简单,是 黄色土纸包装的点心,比如 雪枣,饼干,等。其实 也不是我们自己 买的,是 表弟妹们过年的时候给舅舅家 拜年送来的,我们家舍不得吃,又原样送回去。有的好点的点心,比如雪枣,都在 亲戚间 来回走了 3-5个 来回了 。
到正月初4-6的时候 ,估计也没有多少亲戚走来走去的了,于是,我们 就在姑妈家那里,把这些点心处理掉——————分享甜甜の 点心,这真是人生 最好的美味!!
吃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有很多 礼节和讲究的——————
虽然是 小屁孩,也要正经做 客人状。四方桌上,正襟危坐,点心包包打开,主人热茶(热水)供应。喝水完后续水 都 不用自己下桌。等吃完点心后 上正席,正席一般是 几个 大盘子,有 4盘的 有 6盘子的。我大约 在13-5岁 的时候 ,就开始上正席,还被人劝说着喝酒,哪怕是小口杯 ,小半杯,主人也要敬酒的 。主人敬酒,但是自己 也要推辞再三后 浅浅呡一小口————意思一点,结果还是喝的 满脸通红。
平时在家吃饭,大人们吃饭像救火一样,大人根本无暇顾及到 小孩子。只有到了 年节,到了 姑妈家,走“人阿”(Eng A),才被重视被 做客人对待——————小人们就是这样在学习模仿着做人的礼仪。
就是夜里睡觉也是 高兴的,虽然跟3-4个孩子挤一起,被子不 够时常被 冻醒。睡觉时突然就 梦见自己 回自己家了 ,好 一阵子惆怅,和失落等 醒悟过来,发现只是个梦 ,心里才 欣喜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