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 积分
- 1281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阳新第一代打工者是背着蛇皮袋子出门的;第二代打工者是拉着提箱走的;如今,阳新第三代打工者有不少人是开着车子来回的。”有人感慨。
打工经济确实成为阳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阳新县打工创收达20多个亿。
收获财富的同时,也未必能收获幸福。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虽捧回了收入,但付出的是无法照料“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苦痛。多年来,阳新县政府积极招商,阳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帮扶农民工家门口就业,一个“迎接新市民”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梧桐栽好引凤凰
正月初六上午,阳新火车站广场人头攒动,企业招工摊点林立,“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专题宣传文艺演出热火朝天,阳新县2013年度“春风行动”系列活动之——2013年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暨服务县内重点企业招工专场招聘会隆重举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手机短信获知初六有招聘会的信息后,黄颡口镇村民梁妹心一大早就赶到了招聘会现场。到场18家企业,12906个岗位虚席以待,涉及服装、食品、汽配、电子、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仔细“货比三家”后,梁妹心说道:“我刚才到几个摊点去看了一下,月工资基本上都在1600元以上,还有计件提成,不比外面差多少,所以我打算今年不去温州的鞋厂打工了,就到阳新宝加鞋厂上班,离家近,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点钱贴补家用。
从现场了解到,有梁妹心这样的想法的人有很多。阳新是湖北省屈指可数的几个农业人口大县之一,农村劳动力有45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较大。据不完全统计,阳新每年有26万人外出务工,其中最多的是湖北省十大劳务输出品牌之一的“阳新鞋匠”。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虽捧回了收入,但付出的是无法照料“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苦痛。“乐业才能安居”,阳新县委副书记、县长童金波在多次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搞一个‘迎接新市民’工程,最大限度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成功人士返乡就业、回归创业”。
何以“乐业”?何以“吸引”?唯有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近年来,阳新制定了“一主四推”重要战略,“工业强县、项目兴县”,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大龙头,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引擎”。2012年引入上亿投资额的企业就有十来家,其中湖北奥莱斯轮胎有限公司投资规模更是达到了10亿元。除了看中阳新的发展环境和政府重视外,在阳新落户的这些企业还看中的是阳新丰富的人力资源;而阳新县政府引进的企业也大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
因势利导人还巢
随着落户该县的企业的不断增多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该县已悄然由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向“用工需求大县”转变,如宝加鞋厂计划招工9000人,新投产的奥莱斯轮胎公司计划招工1500人。如何让企业用工“不慌”?如何让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就业?阳新审时度势,紧抓“春风行动”这一“一举两得”的“法宝”,“三驾马车”并驱,大力开展工作。
据阳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梁玉香介绍,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搭建信息平台,做好引导工作。一方面,年前组织专班走访县内重点企业,对各企业用工现状和节后用工需求进行调查摸底,广泛收集、筛选企业用工、工资指导价位等相关劳务信息,建立登记台账;另一方面,借力宣传栏、条幅、电子广告牌、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可调用的传媒,利用大量农民工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登门入户,制作印发了20万份“春风卡”,广泛宣传“春风行动”内容,帮助他们及时获取就业岗位信息、招聘信息、务工常识和技能培训信息,让县内重点企业和重点培训机构的招工培训信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组织专场招聘,强化对接服务,加强督促落实。“春风行动”期间,组织3场以服务本地企业为主的专场招聘会,邀请宝加鞋厂等多家重点企业进场摆摊、现场招工,为求职者和用工企业搭建面对面的交流平台,实现供需对接。组织督导专班,实行分片包干,深入镇、村召开动员大会,依托镇(区)人社中心在人口密集的大乡镇开展招聘活动,采取上门家访、个别劝导等多途径的宣传形式,劝导外出务工者在县内就业,确保我县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
三是落实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优化就业环境。继续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和落实创业政策咨询、免费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荐、优先提供创业场地和信贷支持等扶持政策,鼓励外出就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由县就业训练中心、创业指导中心牵头,按照“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为有创业、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创业培训、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引导创业、带动就业。
梧桐载好凤凰来,因势利导人还巢。正月初六的这场招聘会,就有400多人现场签订了就业协议,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饭碗”的夙愿。在历时2个月的“春风行动”结束后,相信县内企业的“用工荒”得到缓解,更多务工人员不像候鸟一样来回迁徙。(楚天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