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团圆圆度元宵
张丽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也是我们一家人短暂团聚以后,即将分别的日子。回家过春节之前大家就订好了返城的车票,过了今天,弟弟要回北方的部队,妹妹要去西部工作,我要回单位上班。
远离家乡,天南地北的,最伤感的还是父母。一年的思念,四季的牵挂,三百多天的等待,好不容易盼到儿孙绕膝,一张小小的车票就会拉开离别的脚步。也许是担心时间过得太快,或者是和我一样根本睡不着,父亲一大早就起来了。屋外雾气朦朦的,门廊下,大红的灯笼在晨风里摇晃。看见欢度佳节的春联被风吹裂了口,父亲咳嗽了一声,进到灶屋拿出一团米饭,小心翼翼的把春联贴好,又转身进屋和母亲说了几句话,便夹着蛇皮袋子出了门。我趴在楼上的窗口,默默看着父亲走上村口的大道,我知道他是去街上,尽管过年家里吃的用的应有尽有,他还是想去为儿孙买点什么,尽下心意。
母亲在灶屋里忙碌的时候,大家陆陆续续起床了。待我们梳洗完毕,一锅米酒鸡蛋汤圆煮好了,在锅里上上下下翻腾。母亲喊一声开饭了哦,大人小孩就来了,她弯腰刚盛了一碗,几双手就伸了过来,儿女喊着妈妈,孙子喊着奶奶,外孙喊着外婆,母亲忙不迭地答应,脸上乐开了花。白白的、圆圆的汤圆吃进肚里,温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想想这香香甜甜的汤圆米酒是二老种的糯米加工做成的,卧着的鸡蛋是自家母鸡产的,新鲜又环保,味道哪是商场的速冻汤圆能比拟的呢?
吃完汤圆,孩子们便等在路口。不一会见到了气喘吁吁的爷爷,一窝蜂围上去打开蛇皮袋子,发现了烟花、火炮和两个折叠的孔明灯,欢喜雀跃着跑回家。我们看见硕大的烟花吃惊不已,要知道父亲一辈子节省,上街饿得眼花也舍不得买个饼吃,那烟花最起码要上百元啊。母亲给父亲端来一碗汤圆,看他吃得津津有味,弟弟打趣说,老爸,这袋子里的东西够你吃一年饼吧?父亲嘿嘿一笑说,值得,孩子们玩得高兴,就会常回来呐!父亲的话让我们心里酸酸的,为了珍惜这难得的相聚,弟弟让孩子们去玩火炮,并提议晚上一家人去放烟花和孔明灯。
小村的夜是寂静的,爱热闹的年轻人大多过完年就去外面打工了,我们一家人集聚在院子里,弟弟打开孔明灯,用笔在一个灯罩上写了“幸福平安!”在另一个灯罩写了“常回家看看!”,然后点燃灯底部支架中间绑着的油布团,灯内的火呼啦啦燃烧着,过了一阵,产生了热空气,孔明灯膨胀起来,放手后整个灯冉冉飞升,孩子们叫着喊着,跟着灯追逐,我遥望着夜空,和妹妹挽着父母的胳臂在心里虔诚地许愿祈祷。渐渐地,孔明灯在夜空里变成了最闪亮的星星,美好的心愿也飘向遥远的星空,点点落落,与繁星无分彼此!
放飞了许愿灯,弟弟把烟花搬到大门口点燃,霎时,一缕火星直射夜空,随着一道闪亮的金线,震耳欲聋的响声如春雷,敲醒了沉睡的山村,璀璨的烟花如斑斓的梦,把这个元宵夜妆点得绚丽无比。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