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十堰完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和难事: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工作基本完成,武当大兴600年盛典活动成功举办,全国“村长”论坛成果丰硕,武当山机场项目正式奠基,十堰经济开发区成功晋级为国家级,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战略上升为省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做好今年的十堰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总体要求是增速度、增质效、增投资、增项目、增后劲、增收入,紧迫任务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生态保护,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社会进步、人民幸福。
从宏观上看,东风公司与沃尔沃合作,对十堰已有的主导产业以及与其配套的企业发展,是一次难得机遇;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和秦巴山扶贫攻坚机遇,将使十堰得到更多帮助和支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也将让十堰面临更多发展机遇,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还有,十堰人民历来不怕苦,能干大事苦事难事,这既是干事创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把握机遇的巨大能量。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市情的认识和现阶段工作的把握,以善谋事、会创新、能落实、敢担当的勇气,在竞进提质中用好机遇,牢牢把握各项工作的主动权。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赢得主动;观望犹豫或停步不前,都会丧失后来居上的良机。十堰在发展上找差距、比不足,向先进地区学习,鼓足那么一股气、凝聚那么一股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牢机遇,加速发展。
特别在当前,十堰经济发展新的优势尚在培育之中,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还有“废都论”、“鬼城论”等种种杂音和干扰。全市上下都要有一种“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的生动实践中。
十堰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一次次解放思想,不断破除固有思维模式,不断突破因循守旧的发展思路,才推动了十堰经济社会一次又一次的大发展。在新一轮抢抓机遇、竞进提质中,我们更加需要运用好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
一年之计在于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十堰将不受各种干扰和杂音的影响,办好自己的事,不等、不靠、不要,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