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汉密尔顿

请问是哪位“热心人”把襄阳方言划到中原官话去的?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

主题

345

帖子

68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89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3-2-27 19: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西南官话鄂北片.由于鄂北片临近河南省的中原官话片,有些语音特点接近中原官话,例如四声调值。西南官话十一片可根据调值分为两组,其中鄂北片的四声调值距西官的常见调值较远。
   中原官话的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今读阴平,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鄂北片的古入声一般今全读阳平,符合西南官话的常例,只有郧西和老河口古入声轻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一部分读阴平,一部分读阳平。
    方言最容易改的是方言词,最不容易改的是调值,即腔调口音,现在受普通话的影响,很多方言读音接近普通话读音,唯一不变的是口音,一个河南人和一个四川人即使说一样的方言词,外人也不会认为他们是同一地方的人.钟祥方言和河南的差距还大,但在武汉等地也被认为是河南人.这就是调值相似造成的.
   大体上鄂北片方言就是中原调值,西官词汇.其实这一片的方言是过渡性的,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哪些蛋疼的专家非要画个圈圈框在一起.
汉水自宜城北来,在此拐了个大弯,俗称狗腿子湾是也----转斗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

主题

264

帖子

383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83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2-27 19: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vincexiao 发表于 2013-2-27 19:20
呵呵,这句话用了两个突出方言词汇的字,其(吃)和韩(咸),宜昌,恩施,荆门,荆州,武汉都这么说的。 ...

这两个词发音,我知道黄冈地区也是这样的,所以我第一反应会认为你是。襄樊话我最初很多地方听不懂,当然许多年后现在没有不懂的。而且那时我也分不清南阳话与襄樊话,觉得他们差不多,当然现在明显听出不同处。许多年前在新华书店查看过襄阳府志,才知道为何会有这种错觉,原来历史上樊城多水患,多次水淹到城头,原居民十不存三四,故后来十之七八皆为周边移民填补,尤以清初顺治年间南阳地区淅川邓县新野唐河移民后裔为最。所以,那种襄樊人大部是河南人的说法,亦不无道理。有空会再查查襄阳府志。我记得大概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2

主题

67

帖子

11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16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3-2-27 19: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myshitou 发表于 2013-2-27 14:23
襄阳不是楚文化,更不是发源地
中原官话这个概念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提出来的,也不要看现在的媒体,这是多年以 ...

请问你在哪里看见的说襄阳不是楚文化发源地?
你说的“中原官话这个概念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提出来的,也不要看现在的媒体,这是多年以前形成的.”这跟语言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襄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有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83

主题

1292

帖子

240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05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 2013-2-27 21:3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16828894 发表于 2013-2-27 19:47
你去做你的河南人,我没意见,别把几百万襄阳人扯进去好吧,襄阳话的腔调有些接近河南,但词汇却有很多的 ...

*朝管的严,想做河南人还要费点事,你可以查一下族谱,说不定上3代就是河南移民来的。短视的人太多,方言也要分个你我,本来就相似,没什么狡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83

主题

1292

帖子

240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05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 2013-2-27 21:3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晚舟 发表于 2013-2-27 19:33
目前融合的现象,还不足以到改变襄阳方言归属的时候。
况且哪里来了个中原官话南襄片?地道的襄阳中心区 ...

还是找语言专家来调研一下方言情况,论证子下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2

主题

67

帖子

11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16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3-2-27 21: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nqi168 发表于 2013-2-27 21:38
还是找语言专家来调研一下方言情况,论证子下最好,

确认襄阳方言的归属,那就要用最有代表性的,近数百年长期居住在襄阳中心地区的土著人群的口音以及词汇等作为标准。
在襄阳靠近的区域,方言更接近河南这也很正常。况且由于移民和亲缘关系,恐怕有些人实际上使用的大体就是河南方言,这也很有可能。
襄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这就是语言学家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83

主题

1292

帖子

240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05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 2013-2-27 21:5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密尔顿 发表于 2013-2-27 17:21
R兄你怎么那么糊涂呢, 不是我们要分清楚,而是本来就差异很大两种语言,硬是有人为的生拉硬拽到一起,什 ...

春晚语,“西南官话,我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2

主题

67

帖子

11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16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3-2-27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晚舟 于 2013-2-27 22:09 编辑
renqi168 发表于 2013-2-27 21:32
*朝管的严,想做河南人还要费点事,你可以查一下族谱,说不定上3代就是河南移民来的。短视的人太多,方言 ...

在过渡地区,确认方言归属,这跟文化认同也很有关系。你既然提到河南移民,我认为你的问题也就是出在文化认同上。
在襄阳周围,世局数百年年的土著不在少数,他们能说都是河南移民吗?他们的文化认同都是中原文化吗?汉密尔顿已经举了很多例子来论述襄阳和中原文化的不同。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如古民居,这已经上百年历史了,有代表性的是徽派建筑。
所以,如果你上3代就是河南移民,而认同中原文化,我认为很正常,但你不能不考虑历史,把少数或者特殊地区的情况推而广之,从而改变整个襄阳地区自古而来的文化归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

主题

264

帖子

383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83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2-27 22: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舟 发表于 2013-2-27 22:03
在过渡地区,确认方言归属,这跟文化认同也很有关系。你既然提到河南移民,我认为你的问题也就是出在文化 ...

其实,这是个耶路撒冷属于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的问题。襄樊固然是荆楚文化的源头,但其后数千年的演变,真正的土著原住民可谓凤毛麟角,这也是很多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同样的问题,现居民的成分构成,其祖上必然来自各地移民尤以附近相邻区域居多,只是来早与来迟而已。历朝历代,战乱纷争,天灾水患,人口大规模流动,决定了襄樊话与湖北其他地区方言迥异的现实。我当年第一次听到襄樊话,听不懂,觉得跟南阳话一样很难听,可是二十年过来,听习惯了也觉得一点也不难听了。甚至觉得比南阳话好听些。这可能是习惯问题,要是去南阳待上这么多年,也可能会觉得南阳话也不难听。人就是这样,生活在哪里,那里的感情最深,何为家?几百年后你的后代又是哪里人?争这些,其实了无意义。就如诸葛躬耕地,以自己对地理历史的认知,我认为是在襄樊,但前人说得好,又何必辨襄阳南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2

主题

67

帖子

11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16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3-2-27 23: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bee_spring 发表于 2013-2-27 22:49
其实,这是个耶路撒冷属于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的问题。襄樊固然是荆楚文化的源头,但其后数千年的演变,真 ...

真正的土著是极少的,我说的也是近数百年的。有兴趣的人士可以研究一下襄阳周围世居五百年以上的宗族,看看他们是不是都从河南来的。
为什么有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我说了,我对汉密尔顿和荆楚雄风等网友对本土语言文化的认识和守护是很赞赏的。有些问题现在不讲清楚,以后更讲不清了。
希望襄阳人有自己的文化认同,能够延续几百上千来祖先延续下来的文化,能够保存自己的特色,不要轻易地被被“融合”了,否则“文化襄阳”就缺少了深厚的根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