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437|回复: 20

“蒲圻赤壁说”过不了的九道坎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8 23: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圻赤壁说”过不了的九道坎
童力群
2013年2月27日星期三

第五道坎、云梦泽不是洞庭湖
冯金平先生在《漫说沧桑古战场》里写道:“古云梦泽系指洞庭湖水域的广大地区,湖山交错纠纷,莫辨东西南北。曹操水军,冒雾进军,进入洞庭湖中,在此迷了路途,不知何处为纳,何处为吐,从而耽误了两天行程,致使战略要地赤壁被东吴于前一天占领。”
冯先生一再强调曹军与孙军在蒲圻赤壁的陆地上打了一仗。
冯先生的“从而耽误了两天行程,致使战略要地赤壁被东吴于前一天占领”,完全是无根之谈!
我们再来看看“曹操水军,冒雾进军,进入洞庭湖中,在此迷了路途,不知何处为纳,何处为吐”从何而来?
《太平寰宇记》引刘澄之《永初山川记》作“云梦泽,一名巴丘湖,荆州之薮。故魏武与吴主书云:‘赤璧之困,过云梦泽中,有大雾,遂便失道。’”
冯先生将云梦泽当成了洞庭湖。
云梦泽是洞庭湖吗?
徐干《序征赋》写道:“沿江浦以左转,涉云梦之无陂。”显然,汉末的云梦泽在江陵以东!
谭其骧先生是主张“武昌(江夏)赤壁说”的,在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里,从先秦到西晋,云梦泽都在江陵之东、洞庭湖之北!云梦泽不是洞庭湖。
云梦,有云梦之野与云梦泽的区别。云梦之野是楚王、汉帝打猎、游玩的地方,范围极广。中古许多人将云梦之野误会成云梦泽。《左传》的“王以田江南之梦”,“田”就是打猎。
云梦,是云土与梦的合称。云土,就是云杜。汉末的云杜县城,与现代的京山县城相近。云杜县的南部是现代的天门市,天门市位于古代云泽的西北角。梦泽广阔,江陵与洪湖之间的广大湖区,皆为梦泽。
东晋之后,由于泥沙淤积和地势隆起,加上人类的开发,云梦泽逐渐萎缩。
长江以南的洞庭湖却因为长江水的南倾而逐渐扩大,唐宋时期达到“八百里”。

第六道坎、“中江举帆”
《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写道:“至战日,(黄)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于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艘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败,曹公退走。”
《资治通鉴》建安十三年条下云:“(黄盖)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艘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中江举帆”后,船继续行进,众兵喊“降焉!”,然后“去北军二里余”,这江面约有七里。当然,这是沿“东南风”看的江面。
蒲圻赤壁的江面,只有二里半宽。
因蒲圻赤壁段长江的流向是从西南到东北,所以蒲圻赤壁与对岸垂直距离是二里半,沿“东南风”看的江面也是二里半。
因近两千年来长江的流量变化不大,所以汉末“盛寒”季节的蒲圻赤壁的江面,大约仍是二里半宽。
这就明显不够“中江举帆”的江面宽度。持“蒲圻赤壁说”的先生们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说什么黄盖从黄盖湖南端出发,可以满足这个宽度。
然而,黄盖湖东北角距离蒲圻赤壁山有32里。中间还隔了个沧湖。【据湖北省测绘局制印队编制的《湖北省地图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黄盖若从黄盖湖出发,其举帆也不过是“中湖举帆”,而绝不是“中江举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1 00: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资料太少,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也就这些。

汉代、三国流传下来的史料太少。
明成祖、康熙、乾隆毁了不少古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1

主题

1010

帖子

2100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0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2013-3-1 08: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4

47

主题

799

帖子

146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66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 2013-3-1 08:1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5

291

主题

4607

帖子

3650

积分

东湖元老

澜湖E族-族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650
QQ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3-2 11:3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4 2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圻赤壁说”过不了的九道坎
(之七、之八、之九)
童力群
2013年2月27日星期三
第七道坎、裴注《江表传》
“蒲圻赤壁说”最头疼的是“黄州赤壁说”。
“黄州赤壁说”的一个立足点是刘备驻在樊口(今湖北省鄂州市樊口)。
樊口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之东!
《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说:“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诸葛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曰:‘何以知非青、徐军邪?’吏对曰:‘以船知之。’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谓关羽、张飞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结于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可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备虽深愧异瑜,然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
于是,“蒲圻赤壁说”方面就否定裴注《江表传》,说只能看《三国志》。
其实,我就凭《三国志》就可以驳倒冯金平先生。
我的论文《“火烧赤壁”与蒲圻无关及赤壁战役时间表》,参考文献就是以引用《三国志》为主的。【该论文发表于《鄂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六期。】在该文中,我引用《三国志》十条,没有引用一条裴注。
其实,“蒲圻赤壁说”方面一直在扎扎实实的引用裴注《江表传》。例如,赤壁市利用、开发黄盖湖就是引用裴注《江表传》的典型!又例如,蒲圻赤壁的祭风台,近用《三国演义》的“诸葛亮祭东风”故事,远用裴注《江表传》的“时东南风急”。
《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说:“至战日,(黄)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于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艘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败,曹公退走。”
是否引用裴注《江表传》,“蒲圻赤壁说”方面颇有些“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意味。
第八道坎、“刘备奔吴”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写道:“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
“刘备奔吴”,吴国当时尚未成立,这“吴”只能是孙权控制的地方。
赤壁战役的前夕,孙权名义上控制的是整个扬州,与荆州江夏郡交界的扬州豫章郡、庐江郡,已经牢牢地控制在孙权的手中。孙权实际上还牢牢控制了荆州江夏郡的鄂县、下雉县。
长坂坡战斗失败后,刘备到了夏口,这夏口是刘琦的地盘,肯定不是“吴”。
赤壁战役的前夕,孙权在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坐镇。柴桑县属于扬州豫章郡,与荆州江夏郡的下雉县紧邻,与鄂县近邻。柴桑肯定是“吴”。
据《三国志》及裴注,刘备派诸葛亮到柴桑去,刘备本人没有到柴桑去。
刘备已到江南,离开夏口“奔吴”,而这“吴”地又不是柴桑。在柴桑与夏口之间,唯有下雉与鄂县。下雉紧邻柴桑,显然不是刘备所奔之“吴”地。因此,只有鄂县才是刘备所奔之“吴”地。
从《三国志》的“刘备奔吴”,可以证明裴注《江表传》记载的“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是准确的。
从《三国志》的“权果多与备兵”可以证明刘备在樊口的兵较少——只有两千人,即可以证明裴注《江表传》记载的“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是准确的。
总之,在“刘备驻扎樊口”问题上,以《三国志》来确立裴注《江表传》,这难道不够吗?
总之,“刘备奔吴”又是冯金平先生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坎!
第九道坎、蒲圻赤壁山是灰白色的山崖
王琳祥先生在《赤壁之战主战场考·名不符实的蒲圻赤壁》里写道:“所谓‘赤壁’,必是赤色的崖壁或是光秃秃的山壁。蒲圻赤壁山色不赤且不光秃,为什么称其为‘赤壁’?自唐以来的地理史书,均未明确记载。当代的《中国名胜词典》介绍说:‘赤壁之战遗址。古名石头关,在湖北省蒲圻县西北三十六公里的长江南岸,隔江与乌林相望。相传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此火攻,大破曹公战船,当时火光照得江岸崖壁一片彤红,‘赤壁’由此得名。’按照此词典所言,蒲圻赤壁显然是附会当年大战而得名,是名不符实的‘赤壁’。又,《词典》言蒲圻赤壁古名石头关,然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所述江水源流中,濒临大江的蒲圻石头关竟无一字记载,与其对面的乌林却记述得比较详细。由此可证,石头关在郦道元为《水经》作注之时,还是名不见经传之地,由石头关更名的‘赤壁’,绝不会早于郦道元生活的年代。”
冯金平先生说王琳祥先生拿当代的《中国名胜词典》的“介绍”来说事,是不妥当的。
我说冯先生此言差矣。当代的《中国名胜词典》的有关蒲圻赤壁的“介绍”,难道不是来自于古今“蒲圻赤壁说”么?
更何况,照片上的蒲圻赤壁山是灰白色的山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5 11: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白 发表于 2013-3-1 00:05
历史资料太少,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也就这些。

不多,但认真读的话论据也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68

主题

1203

帖子

2212

积分

贵宾

打渔杀家麻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12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5 13: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如撸主所言,人家即便不是真的,也搞得风生水起。是鄂州的又何如?即便逃脱了三国护城河被填埋、吴王避暑宫被新建的...命运,在来镀金的伙计们的眼里,所闻历史也好,文化也罢,连个毬也不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1

主题

427

帖子

46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6 2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普及,好,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1

主题

427

帖子

46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6 22: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相信鄂州到黄州的江面就赤壁古战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