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子窝
上世纪,仙桃民居多是木结构的砖瓦房,以穿斗式杉木列架为支撑,上承檩、梁、椽,中接堂方与楼方,柱头的锁脚连着列架,构成稳固的房体框架。旧时,老沔阳多水患,当洪水到来时,把列架屋四周的砖墙凿出一个个洞来,粗绳一头系牢列架,一头绑在木桩上,让汹涌澎湃洪水通过,这样,整个房屋才不会被洪水冲走。这些也可能是仙桃传统的木列架屋的由来吧。 过去,仙桃民间在盖新房的时候,都会在堂方上钉上两颗五寸长的钉子,放上一块瓦片,等待着在春暖花开时,燕子飞进家里在这瓦片上做窝来繁衍后代,然后年复一年,这里也就永远成了这窝燕子的家!因为它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还有主人的爱和苦苦的守侯,这里的一切它并不陌生。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燕子是候鸟,鸟纲燕科,捕食昆虫,故为益鸟。“燕来不过三月三,燕走不过九月九”。人们总会把燕子跟春天联系起来,柔柔的春风,飘忽的细雨,花草丛中优雅翩然的燕雀,透露出春天的温暖气息。老人说:三月三燕子还没来,那今年就有灾害。九月九过后,刮起了重阳风,天渐渐冷了,此时已不适宜燕子在这里继续生存下去,燕子飞回到遥远的南方去越冬。 老家的人爱燕子,在乡亲们的心目中,燕子是吉祥的象征,要是谁家没有燕子窝,就说这家人气不旺;谁家房梁上有一窝燕子,就能给家庭带来财运;燕子也被农家人奉为精灵鸟,要是燕子第二年不飞回来了,怀疑会有什么不好的兆头。 春天到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家燕返回家乡后,便是共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时建一个新的巢穴。燕子窝是燕子用自己的唾液拌着一粒粒泥块垒成的。燕子的巢穴,是所有鸟类动物中最漂亮、最结实的,一根根细草和动物毛,被一点点泥巴糊得结实牢固,巢穴半圆形。 燕子成双成对,早晨叽叽咕咕叫个不停,然后舒展一下翅膀,飞到外面觅食,黄昏飞回窝里,两只燕子共居一巢。它们欢快地玩到五月,母燕子开始下蛋,然后抱窝孵化小燕子。燕子一般一年两次育雏,当燕子窝里孕育出了新生命的时候,母燕子在家里保护着乳燕,而公燕子到处觅食,一趟一趟,一天到晚不停。燕子以昆虫中的蚊蝇、蝗虫、螟蛾、蝼蛄等农作物害虫为食。小燕子嘴巴黄黄的,嫩嫩的,每天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呆在窝里,伸出脑袋,等着老燕子衔回来的食物。那对勤劳的老燕子,总会把衔回来的小虫子口对口地送到小燕子嘴中。 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小燕子一天天长大,身上也长满了漂亮的羽毛。这时,父母便带着儿女们飞出巢穴,教它们学干活,学捉小虫,学衔泥垒窝。燕子爱子之心,何次人间父母! 小燕子长大飞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一拨一拨的小燕子从堂方上的燕子窝里飞出去,飞回来,在屋内盘旋,回家看看,然后又急匆匆地飞走。守巢的却仍然是那对老燕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老人越来越孤独了。人们也很难在门前看到那小巧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低飞的燕子。它们为了生存,都飞到了南方,估摸着它们在南方也有了一个和这里一样舒适的家。 春回冬去的燕子,自然的规律,凭感情是留不住的! 而今,家乡的春潮激荡,温暖绵绵,你的主人日思夜盼,翘首以待你早日归来!此时,不由的让我想起儿时桶燕子窝,拿着弹弓在路上打燕子的情景。老人说:桶了燕子窝会长“热疱”,我才不去理会这些哩!请原谅我年少无知吧!给我家的燕子造成的伤害。但愿那些可爱的燕子,飞进属于它自己的燕子窝,飞进我们共同的家! “春天里来百花开,一对燕子飞进来”。燕子窝,总是能勾起我许多遥远的回忆!想起燕子拉屎掉在了父亲的头上,他不但没生气,笑着对我们说:燕子是种吉物,代表万物复苏的新气象。因为那时家家都争夺燕子,都期待燕子能飞进自己的家里。而在家门口为了争夺燕子窝而不得的燕子,是因为燕子是择环境的而筑巢的,谁家养有猫和有其他野物的地方以及巢穴遭到破坏,它会离去或明年不会再来。 我明白了,只有好人家,燕子才会住进来……(张才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