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凤田 在人们想象中,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生活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因。但在南都公众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副院长郑风田称,环保部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业是中国最大的污染源,一半的化肥浪费使用,未被吸收的化肥渗入地下水进入人们生活的水循环中。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无改善,未来治污之路将非常艰难。 郑风田称,改革开放通过联产承包解决了大家的温饱问题。但怎么让中国人吃饱之后吃好,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最近几年来这个问题愈演愈烈。这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片面搞工厂农业、工业化农业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提高产量,怎么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所以采取各种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大量的化学农药。”郑风田说,环保部做的污染抽样调查显示农业是全国最大的污染源,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这与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大量地使用化肥有很大的关系。 从1981-2008年,粮食产量增长8成,化肥产量两倍,远超过粮食增产量。大量的化肥进入土壤之中,作物吸收不了就随着地下水进入水循环。 郑风田介绍,欧盟一些国家几乎所有的化肥、农药不能直接进入土壤中,而是技术化处理。据农业专家研究,化肥施工量减少40%,中国粮食产量没有任何的影响,有一半的化肥施到土壤中没有为粮食所用。中国多数农民没有配方施肥的概念,一亩地需要多少营养,往往靠拍脑袋决定。而这个问题涉及到18亿亩耕地,影响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