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3-9 23: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堤 发表于 2013-3-5 09:31 
取材大气磅礴,诗句有待锤炼,字成回头看三遍,此为个人之见。
2003年8月18日,楚天金报曾发表了署名文章《探访岱家山碉堡群》,称:“据史料介绍,1938年6月上旬,日军策动三十五万铁骑,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所在地武汉猖狂进攻。为保卫华中,拱卫西南,中国投入一百三十多万精锐部队,在武汉外围抗击敌人,此役就是震惊中外的“武汉大会战”。10月25日,战线压缩到张公堤,为了守住张公堤这一武汉北衔中原的咽喉要道,中国军队迅速在包括岱家山在内的张公堤沿线抢修了8座碉堡。
张公堤陷落后,日军又在岱家山上修建了几座小型碉堡,同时派出3个连的部队驻扎在山颠的主碉上。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国民党进驻岱家山。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为了守住武汉,切断了通往岱家山的所有小道,又在岱家山修建了不少小碉堡、暗碉和战壕,企图用机关枪火力减弱我军在运动战上的优势。
武汉解放后,几乎所有的碉堡都成了当地人的杂物“库房”、豆芽菜“生产车间”和牛棚。时间一长,不少暗碉和小型碉堡被湮进了黄土。这样一来,目前已成为一个居民聚集地的岱家山到底有多少座碉堡,连当地的老人也无法数清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