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与格力电器等企业联合把“节能低碳消费”体验课堂办到了连锁卖场、生产车间,来自湖南省环保厅、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等部门工作人员,再循环经济专家,消费者代表近50余位,面对面学习交流“节能低碳消费”知识、技巧。这也标志着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今年3·15节能低碳消费体验周活动正式启动。
热议:选购节能家电时要小心消费陷阱
近两年来,节能产品领跑家电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些不法企业将自己的低能效产品贴上高能效标签,忽悠消费者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座谈会上,如何选择节能家电如何不被“忽悠”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空调是国民经济中能耗大户,在发达国家对电能的消耗已占到这些国家电能消耗的50%以上。目前节能空调已经成为空调消费市场的一大主流,各式各样的节能空调让人眼花缭乱。湖南格力电器总经理姜北指出,家电产品属于大件耐用消费品,提醒消费者使用空调时,切记科学设定使用温度,在使用中不要追求室内温度过高或是过低,温度设定过高或是过低都会造成耗电量过大。此外定时养护最重要。空调滤网如果长期不清理不但使用中会有异味,而且还会影响制冷制热效率,加大空调耗电。
在谈到“节能消费陷阱”时,这位负责人和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副秘书长毕东文均一针见血指出,有人说空调8小时(一晚)可以只要1度电,这其实是在实验室工况下的理论值,要知道相同的条件下,格力可以24小时耗电量不到1度电。但在需要开启空调的环境下制冷制热,既要实现舒适温度,又要实现1晚不到1度电,这违背消费常识。如果以此在广告上大肆宣传,这就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消费者只有不断接受消费教育,更多的参与消费者体验活动,多向专业人士求证,才能用学到的知识填平这些貌似科学的消费陷阱。从事消费指导工作多年的毕东文对此深有感触。
支招:看“节能认证”辩识节能家电
“最近众多知名品牌家电‘质量门’事件持续发酵,其中家电产品机身上贴着的‘中国能效标识’存在水分受到各大媒体曝光。除虚标能效等级外,家电产品的噪音、容积、冷冻能力、耗电量等指标,都成为部分企业‘吸金’的假面具”。体验课堂现场一位年轻消费者代表现场求助如何才能练就“火眼金睛”。
湖南格力电器副总经理张平给这位消费者代表支招:“中国能效标识是属于企业自声明标识,而非国家强制检测认证标识。这就使得很多空调厂商用低能效产品冒充高能效产品来卖,消费者很难从外观加以识别。但是,如果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仅查看能效标识,同时还向销售者索要查看节能认证标识,将会获得更可靠的保障。因为节能认证是国家强制检测认证标识。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
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副秘书长毕东文也给消费者支招:“除了看国家认证能效标识、消费者还应该看国家权威部门技术鉴定报告或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如果节能产品获得有国家科技部门的权威奖励,凭这三招消费者就能选到真正的节能家电”。
倡议:节能低碳消费从生活点滴做起
来自社会各界的本次节能低碳消费体验周的消费者代表们在宁乡经开区内的湖南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电子废弃物拆解示范车间看到,流水线上,分别拆解着回收的旧电视、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机器作业的同时,拆解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质通过脉冲除尘器、活性炭吸附等装置,在机器内部即已完全处理。
“超过使用寿命的家电产品会更加耗电。一般高龄家电的耗电量要超过原耗电量的40%,空调和彩电的使用寿命则为8—10年,尽管电冰箱寿命长达12—16年,但冰箱在使用10年后,它的耗电量将变成最初使用时的2倍。”在湖南绿色再生资源公司生产车间,指着堆积如山的废旧家电,湖南绿色再生资源公司负责人朱鹏介绍说。
湖南绿色再生资源负责人朱鹏介绍,长沙每天产生的垃圾约有1000吨,实际上这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城市矿石’。”回收1吨废纸,可造纸0.8吨,节约木材3立方米。回收1吨废钢,可炼钢0.8吨,回收1吨废塑料瓶,可节约6吨石油。湖南绿色再生资源公司拥有的能够完全实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分类、元器件分离处置和资源回收的整厂设备,年处理废弃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台式电脑等废弃电子电器产品达120万台·套,主要从事的就是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拆解、电子危废产物的深度处理、贵金属的再生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等“变废为宝”的业务。
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参与活动的企业界代表、媒体和消费者代表通过“体验课堂”上生动的参观、学习与交流,共同提出:呼吁更多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将普通空调换成节能空调,降低能耗;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不随意丢弃没有喝完的瓶装水,节约水资源。大家都要自觉树立节能低碳的环保意识和生活理念,踊跃担当节能低碳的宣传员、志愿者,以节能降耗为己任,自觉养成健康、节俭、环保的良好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放弃陈旧的用能观念,抵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把低碳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传递给周边的每一个人,共同营造节能低碳环境,过节能低碳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