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艾苠

 忆野菜·苜芯菜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25

391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6850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3-6 23: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又好吃,介艾版版有心要馋大家啊。{:soso_e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7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东邪☆ 发表于 2013-3-6 20:45
版主真有才,我天天来吃版主的野菜系列!道道都是美味!

吃野菜季节,当在要谈野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7 1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大歌 发表于 2013-3-6 21:33
流口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7 11: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卖热干面的 发表于 2013-3-6 22:17
真的感谢你,艾苠!
在三年灾害的时候,我吃了很多木芯菜。
到下放农村的时候,我见过、种过紫花苜蓿。

不感谢,不感谢!有同感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7 11: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晶苑 发表于 2013-3-6 23:24
好看又好吃,介艾版版有心要馋大家啊。

哈,踏青采野菜,快事一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92

2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50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3-3-7 12: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艾斑斑好!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7 21: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阳 发表于 2013-3-7 12:10
艾斑斑好!欣赏问好!

谢阳阳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49

主题

2774

帖子

330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30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7 22: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野菜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6 1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野菜·苜芯菜
    苜芯菜,本来不是菜,是牧草,还是优质牧草。应该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正规叫“苜蓿”。
    这也有点疑问。资料介绍,张骞带回了紫花苜蓿。我们所见的,全是开黄花。但是,两者的茎叶基本一至。很有可能,张骞带回的苜蓿既有紫花的,也有黄花的。或者,苜蓿传入中国,历时二千多年,发生了一些变异,产生了一些亚种。
    果然,这种牧草,中原的牲畜也爱吃。特别是南方的水牛,最喜欢,这当然好,却不能让水牛多吃,不然就有麻烦。
    那一年,一天半夜里,一头水牛挣脱了牛绳,直奔汉口王家墩飞机场,机场河的河堤上,全是翠绿茂密的苜芯菜。曾有人牵那头牛去吃过,那牛还记得。又见到这么美味的东西,水牛高兴坏了,伸长脖子,埋下头,猛吃起来。
    天亮后,发现牛不见了,就派人去找,终于在机场河边找到了,那牛还在吃呢。找牛人心中叫苦,完了!完了!
    原来,这种中亚引进的牧草,南方的水牛不能完全适应。吃多了就会胀气,最坏的,水牛的整个肠胃严重鼓胀,无论兽医怎样处置,也无济于事,最后要了水牛的命。这种事我见过。
    这一次,那头水牛也吃多了,牵回后,出现了胀气症状,万幸,不严重。于是,按照老经验,让水牛吃点稻草,嚼点杨树枝,慢慢就缓解了。
    所以,那个年月,水牛做完活,让小孩牵牛去放牧,大人一定嘱咐一声,莫让牛吃多了苜芯菜。
    很多时候,牲口喜欢吃的东西,人也是可以吃的。苜蓿就是,于是就有了“苜芯菜”的叫法。只是作为野菜,长久以来却没有统一的写法,有人以音会字,写成了“木心菜”,看着有点怪,还以为“木头心子”可以当菜吃呢。这也难怪,湖北方言中,“苜蓿”与“木心”发音类似。我之写作“苜芯菜”,是因为苜蓿当菜吃,只取其上部的嫩尖,意为“苜蓿之芯”的意思。
    苜芯菜味道平和,既没有地菜的苦味,也没有腊菜的辣味,还有点甜。一长一大遍,绿茵茵的,特别多。每天都有人弄到市内去卖。
    一到星期天,市内的居民、学生,每每三五结伴,到郊区踏青,采摘苜芯菜,也采集其它野菜。
    我们小时候比较喜欢吃苜芯菜,过年之后一个多月,就是饭桌上的常备菜。之后,遍地苜芯菜开满了黄花,虽然好看,却不能再当菜吃,入夏之后,别的野草长得正旺,苜芯菜却结了籽,枯萎了。
    以前的人吃苜芯菜比较单调,餐餐都是清炒。再好吃的东西,老是那一套也很烦。有时候祖母就做“粉蒸苜芯菜”,换换口味,做法也简单,就是把苜芯菜、湿米粉、适量盐混在一起,也不放别的佐料。用大铁锅蒸饭的时候,直接摆在米饭边上,连盘子都不用。饭蒸熟了,苜芯菜也蒸熟了,再把菜夹入碗里,淋上点油,别有风味。粉蒸苜芯菜麻烦一些,再说,天天粉蒸也是要烦的。
    以后很多年,再没吃过苜芯菜。奇怪的是,居然也不想吃那东西,也没见到有人弄到城里卖。最近一些年,苜芯菜又逐渐受欢迎起来。而且吃法有创新。
    我做过几回“苜芯菜煎鸡蛋”,效果之好,出人意外。
    做法是这样的,首先,取洗净的苜芯菜半斤,切成二三公分长。这是因为苜芯菜都是长纤维,有点难嚼。也不必切得太短。然后,用点油,把菜炒到八成熟,装入碗里,略凉一下,打入三四个鸡蛋,适量加盐,用筷子绞拌均匀,成为苜芯菜蛋糊。再把锅重新烧热,油入锅中,适当多点。油冒烟时,夹一大筷子苜芯菜蛋糊入油锅煎。注意,这时要改中小火,以免把蛋煎煳了,边煎边用锅铲把苜芯菜蛋糊压戳成饼状,待一面煎熟了,再翻煎另一面。就这样,可煎八九个饼。
    煎完了,有点信心不足,戳一点尝尝,噫!还行!
    这个菜口感软和,略带焦脆,己没有清炒苜芯菜的纤维感。苜芯菜的清甜加上了鸡蛋的鲜美。上桌后,家里人都抢着吃。
    当然,我这里介绍的是基本做法,属清淡口味,连味精都不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出多种口味。
    这一次,我不加盐,而是适量加入雪里红腌菜,这又多了一层好吃的腌菜酸味。
    此外,苜芯菜还可以有其他吃法,比如,凉拌、用肉末炒、或者与其它原料配伍。就是传统的粉蒸,也可以加入更多的原料和佐料,还可以改变蒸法,等等。此外,做成饺子馅、包子馅、春卷馅,应该都是可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卖热干面的 + 10 + 10 回到过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