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赤壁说里,最不靠谱的是“蒲圻赤壁说” 童力群 2013年3月6日星期三 《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先生说“蒲圻赤壁说”最靠谱。 我认为:“蒲圻赤壁说”最不靠谱。 一、《三国志》“临江而旋”有利于“黄州赤壁说”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写道:“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日:‘……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此“先帝”就是被追认为魏武帝的曹操。 辛毗进谏于黄初三年(222年),比赤壁战役晚14年。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写道:“肃上疏日:‘……论之近事,则武、文征权,临江而不济……,”此“武”即魏武帝曹操。 王肃上疏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1年),比赤壁战役晚23年。 曹操征讨孙权,“临江而不济”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赤壁战役; 第二次是“(建安)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 第三次是建安二十二年,“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 “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是解决“赤壁战役主战场”问题的关键! 1、蒲圻赤壁在江南。赤壁市的冯金平先生一再强调曹军与孙军在蒲圻赤壁的陆地上打了一仗。“锐师”——曹军没有过江,确定冯先生所言为假! 如果曹军没到蒲圻赤壁山上打仗,那么,蒲圻赤壁的出土文物的作用是零! 2、有利于“蒲圻赤壁说”的巴丘在江南。 曹操根本没到江南,因此,这个巴丘就不是赤壁战役里的巴丘。 【赤壁战役里,曹操在巴丘做的两件事载于《三国志》:一是派遣张喜部骑兵去解合肥之围,一是烧船。】 黄州赤壁在江北,曹操及曹军在江北,因此“临江而旋”有利于“黄州赤壁说”! 二、盛弘之《荆州记》有利于“嘉鱼赤壁说”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写道:“江水又径下乌林南,昔吴黄盖败曹操即是处也。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北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 “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并没有说蒲圻的赤壁山是“赤壁”。 以洪湖乌林为基准,往东走一百六十里,就是嘉鱼县的马鞍山。 因此,盛弘之《荆州记》有利于“嘉鱼赤壁说”。此赤壁与蒲圻无关! 三、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有利于“江夏赤壁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写道:“江水左迳上乌林南,村居地名也;又东迳乌藜口,江浦也,即中乌林矣;又东迳下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处也。” 败魏武于在洪湖乌林,诈魏武在江夏(武昌)赤壁。皆与蒲圻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