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儿子在广州从四楼摔下,被多家医院诊断为植物人。为了给儿子治病,母亲卖掉家中房产,母子俩就着个破旧猪圈安顿下来,每天自己给孩子治疗按摩。一晃六年过去,当年医生断定只能活半年的儿子,依然温馨地与家人生活在一起。 这位母亲名叫刘明凤,当阳干溪三桥村一名普通农民。 小儿子遭遇生命不幸 2003年,年仅17岁的郑伟和很多农村青年一样,怀揣梦想前往广州打工。几年后,母亲刘明凤和父亲郑永新也前往广东东莞务工,其大女儿也落户佛山。 郑永新清楚的记得,2007年6月14日晚,儿子匆匆和自己打了个招呼,说去广州办事。时隔两天,郑永新再见到儿子时,却是在广州医院重症病房。头部肿胀变形的儿子,让郑永新险些没有认出来。 民警告诉郑永新,郑伟从一栋四层楼的民房坠落,幸亏落地前被篷子挡了一下,才捡回一条命。然而,郑伟脑部严重受创,虽经多次手术,也仅仅是保住了其生命特征。 从广州到当阳,为了让儿子康复,夫妻俩累计花费了20多万元,甚至卖掉了栖身的房子。在不断的寻医问药中,医生已判定儿子为植物人,康复几率微乎其微。 母亲刘明凤依旧不想放弃。2008年,在当阳治疗期间,她让丈夫回去挣钱,自己则在医院旁租了个单间。她将儿子安置在这里,一个人照料孩子的治疗和护理。直到有一天,一位医生朋友悄悄告诉她,孩子成了植物人,恢复几率太小,可能最多只能活个半年左右了。 就着猪圈重建一个家 刘明凤妥协了,决定带儿子回家。她知道医生已经尽力,但作为母亲,她觉得自己还没有尽到本分。 然而,一家人却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亲戚觉得可怜,让他们就着一个猪圈暂时落脚。坚强的刘明凤指着猪圈边的空地说,就在这里,给儿子安个家。 她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和丈夫靠着双手修起了一间20来平米的砖房。从这时开始,她担负起了照顾儿子的全部事情。 她操心的不仅是儿子,更是发誓要重建这个家。 在与丈夫商量后,两人就着房屋前后的荒山、荒地开始种田种树。屋后的空地,种上了白菜等农作物。新家的对面,一个小山坡被开成梯田,种上了金钱橘。这全是她和丈夫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 “不能等着发生奇迹,要自己去改变!”刘明凤夫妇和远在广东的女儿打商量,一年一个计划,把家建起来。靠着这份执着,她和丈夫每年给新家添一个房间,还专门给儿子建了一个治疗室,远在广东的女儿也力所能及给予家里帮助。 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家里如今已有了柑橘园、菜地和两三个猪圈,情况一年年好转。 盼着孩子能叫一声妈 3月5日,在三桥村,55岁的刘明凤正在田地里除草。 没有聊上几句,这位个子不高、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便在院坝水池里洗了洗因为劳作变形的手,到儿子的房间为其按摩和翻身。 郑伟躺在一张南方很少见的火炕上,这是刘明凤担心孩子着凉特意设计的。常年卧床,让郑伟的身体严重萎缩。 刘明凤一边给儿子翻身,一边用热毛巾在他的背部和脸部轻轻敷着,嘴里还跟儿子说着话。其实,即便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郑伟也不知道母亲在说什么。 打理完一切,刘明凤来到厨房给儿子煨粥。因为没有知觉,郑伟的一日三餐都是流食,喂一次饭至少要半个小时。 6年来,刘明凤没有睡一次超过2个小时的觉,也再没有离开过老家。因为,每隔两小时,她就去给孩子翻身、按摩,检查大小便。 60岁的郑永新早年曾任公职,对农活不熟,现在身体还有严重痛风、糖尿病等。“几乎全靠她妈!”郑永新心疼妻子,但不知道怎么表达。 “这6年都是这么过的,人不能等奇迹发生!”刘明凤是笑着说的。她说,只要能动,就要去做事,何况是为儿子。“儿子很争气,坚强地活着。”如今,刘明凤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再听到儿子叫自己一声“妈妈”。 临走留意到,刘明凤开出的荒山,那些小橘树迎着春风,已经拔出了新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