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云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526
IP属地:云南省昆明市
|
应城网3月8日讯(记者丁艳红 陶茂 通讯员周杨):“再不技改就没有竞争力了,新上的技改设备投资4个亿,目前全部完成安装工程即将投入生产。”4日,应城市新都化工公司高塔复合肥厂厂长黄亦介绍技改扩能项目进展情况时如是说。新都化工是应城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之一。
近年来,应城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着力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加快建设创新应城提供强大支撑。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连续六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去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市”。
突破,啃下最硬的骨头 膏盐是应城的主导产业。重体力、高能耗、高污染,传统的生产线技术含量不高,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唯有突破才有出路。应城着力用高新技术改造盐业化工、石膏、糯稻加工等传统产业,实现“竞进提质”发展。应城市逐年增加财政对科技投入,优先保障盐化企业的科技发展,逐步使科技支出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所占比例达到1.1%以上。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新模式,引导创投、风投资金和银行资金、社会资金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投入的主体。
目前,由成都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资的13.7亿元,用于技改扩能项目建设。整个项目投产后,新都化工应城生产基地年可生产硝基复合肥60万吨,纯碱50万吨,合成氨40万吨,硝酸钠和亚硝酸钠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
无独有偶。湖北宜化集团在控股双环公司之后,投资10亿元实施了“六改十”工程(60万吨扩改成100万吨),使公司联碱总产能达到100万吨,随着项目建成投产,该公司新增产值15亿元、税收近1亿元。
开拓,抢占科技制高点 应城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6亿元的21大项园区平台建设重点工程中,已有世纪大道道路、绿化、亮化等5项工程全面完工……
应城开发区突出工业主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产业聚集,产生规模效应。他们在招商中选商优商,引进一个企业产生一大产业链。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园落户工业企业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园区已初步形成机械装备、食品医药等“五大科技主导产业”。
应城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建设工程”,立足“一区四园”,高标准建设有承载力的产业发展平台,选择高科技项目、高附加值项目、高链接项目集聚集约发展,做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
应城围绕精细化工、先进制造、药用包装、肥料添加剂、矿石浮选剂、有机硅氟、石膏、盐业化工等重点支柱产业,积极推动校企联姻,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由“一校一企”合作模式逐步拓展到“多校一企、多校一行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糯稻产业是应城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为了鼓起农民的腰包,应城市积极邀请省涉农专家来现场指导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糯稻轻简化高效栽培集成与产业化研究”等项目,充分发挥湖北省优质水稻研发中心专用糯稻(应城)研发基地创新平台作用,促进糯稻产业创新发展。去年,全市糯稻种植面积达35万亩,总产值达到4.98亿元,全市农民因种植糯稻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创新,起爆“千里马”潜力 2011年,应城引进湖北卓熙化工。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以生产氟气及衍生高新技术材料为主。今年初,卓熙化工已与德国苏威制药公司达成60吨氯二氟乙酰氯供货协议。
卓熙化工之所以敢到国际擂台“打擂”,得益于应城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近年来,应城每年重点支持10家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新增1-2家省级实验室。围绕富邦、恒天、双环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实施1-2项重大科技专项。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着力建设集精细化工产品开发、检验检测、技术攻关、企业创新发展设计、人员培训、技术咨询为一体的精细化工研究设计院。
湖北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是由湖北弘锦高新产业公司、应城开发区、科技局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同设立,是湖北省县域经济领域中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有30家企业入驻。
为了扶持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完善服务功能,应城设立孵化器建设专项资金,搭建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平台、武汉科技成果应城产业化孵化和培育平台,着力开展科技招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应城市相继制定了《应城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配套制定了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专利示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重大科技成果的奖励措施,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专利、成果、技术创新平台的奖补力度。仅去年,应城对专利和重点科技成果兑现奖励资金近40万元,起爆“千里马”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