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孤独的边缘 这样很美! 光与影在流动的列车外一闪而过,这是沉睡的夜的意念,这是一个旅人遥望远方的意念。除了列车为打破夜的至梏而发出哐镗哐镗奋勇向前奔驰的声音外,车厢里什麽动静也没有。在列车哐镗声的背后就是旅客们的鼾声和梦香---经过一整天的颠簸,卧铺车车厢里的旅客都困乏已极,人们早已在摇晃的窄床上悄然入眠。 月亮不知道什麽升起来了。月光跳过窗帘,在缝隙处落在了旅人的手背上。旅人没有睡,他摸了摸手背上的月光。柔和、鲜亮的月光让他有几分的兴奋。他翻过手背,把手掌弄成了一个窝状---他象他小时侯在夜晚里捕捉萤火虫的情形一样,此刻他也想捕捉月光。 旅人开始想他的孩子们了! 八个月大的一队龙凤胎是旅人四十一年人生最大的成果和收获。自从二十五岁出海远航后,十六年的东奔西突,风餐露宿,最后旅人所有的理想都化作身后的尘埃在风中漂浮。人到中年的旅人象大海里整的好累的一条船,太累了,他太累了!---他需要停泊在遮风避日的港湾整修。后来他如愿的结了婚,又经过几年的阵痛后来他才荣幸的当上了父亲,并且让他喜出望外---他作了一对龙凤儿女的爸爸。作为流浪一族,他有浪迹天涯人共有的阵痛、不幸、苦恼、忧伤甚至悲怆。但作为中年的旅人,他却是最幸运的幸福的。 旅人想到这里,他很欣慰的笑了笑。 他睡不着,他想他的孩子们,毕竟中年得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种不容易还包涵了他人到中年后的居无所定,他仍需要在流动的光与影中捕捉到并且必须捕捉到银子,这样他才能尽情的享受这份幸福,他才能让他的老婆和孩子们过得安逸些充足些---这是他做丈夫的责任和做两个孩子的父亲应该完尽的义务。 这时,车厢里飘过了不愿被梦魇召唤去的旅客们的谈话声。旅人似见非见,旅人似听非听。旅人仍沉浸在自己的甜蜜之中。 这样的夜很美啊! 长长的月台,长长的起跑线。旅人又出发了。小鸟却归巢就寝,月亮呢,月亮在沧谰的夜中抚慰生灵。昔日矫健的男子,如今在月光的晖映下有几分的微胖有几屡的华发。 旅人又从驿站中出发了。他的字典里没有起点和终点,只有奔跑,要么就是奔腾。列车的一晃一动,象对夜的一问一答。旅人想起了羽扇纶巾的周郎,想起了拜仑,想起了在爱情的角斗场倒下的普希金、、、他们多么年轻啊却又过早的在人间谢幕。 想到这里,旅人用手梳理一下他的华发。人生无情却有情,人生无常却有常。他飞花思绪,这些历史中的经典人物只是他想他的孩子们的一个铺垫。因为他也有过爱情有过激情甚至有过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但现在他有几分的老气横秋。因为随着孩子们的降生,这些昔日青春的雕梁画栋似的东西如今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没劲。可以说,以前是为他的青春和理想而奔忙,现在是为他的孩子们而奔跑,孩子们是他的心,孩子们是他的命,孩子们是他后半生为之奋斗和寄托的希望。 他沉静,他沉思,他想起了年轻时读过的一首诗: 我是一匹马 一匹流浪的野马 在阳光下奔驰 在水边忧伤 在大漠的深处抚养我们的孩子 是的,他就是那匹野马。尽管他不年轻,但他仍象一匹老骥一样在各个农庄间,在各处荒漠间,在可以寻觅到食物的各个地方奔忙。不为别的,只为他的孩子们。只是他没有诗里的深沉,更没有诗里的无奈与感伤。他不是流云,他有他明确的目标。 以前,他也是马不停蹄的奔啊,跑啊。但在停歇下来喘口气的时候,他是那么的孤独。那时,他最缺少的就是一份守望 是啊,守望是一个旅人的一种向往,一份宽慰,是一个旅人对自己灵魂的寄托。 可能单生就是孤独吧。因为孤独缺少守望,就象荒漠上的一株开得正鲜艳的花,那么茫然那么失落,那么无的放矢。 人到中年的旅人似乎明白点什麽。人可以没有房子,也可以缺少银子,但人是不能缺少精神的家园,是不能缺少守望的。守望是旅人的心之所归,守望是旅人的墓志铭。 旅人又想起了《巴黎圣母院》中的那个能歌善舞流浪的吉普赛女孩,想起了犹太人,巴列斯坦人,蒙古人,乌兹别克人以及世界上许多的游牧民族。曾经,他们的祖先不也是这样在夜色中流浪,在流浪中等待黎明的到来的吗?他们不也是在风餐露宿中守望心灵的家园的吗? 是啊,今夜在摇晃的列车里在月光守卫下的旅人有些孤独,以至于他想他的孩子们的时候他就想哭。但这是一份守望的孤独。在潜意识里,他脑海里有一份流动的光标。因为他知道,熬过黑夜的寂寞,就能有黎明和曙光,在守望孤独的边缘,他就能见到他的孩子们。 作于2009-10-11重庆到汉口的258次火车上,2009-10-18改于湖北阳新县武装部招待所504房间,改动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