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363|回复: 2

[闲聊杂谈] 柳林溪遗址已沉入江底 刻划符号:象形文字雏形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6585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 2013-3-10 15: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柳林溪遗址隶属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位于长江三峡庙南宽谷地带。狭窄的长江河道在这里变得宽缓,两岸也由陡峭的山崖变作起伏的丘陵,平缓的江水和阶梯状分布的台地,无疑适合人类居住。考古人证明这里是三峡地区一处著名的史前时期遗址,有研究者根据其文化内涵,提出“柳林溪文化”的考古学命名。

据当地人讲:这里以前生长着众多的柳树,而江水的冲击使岸边露出成片如鳞状的巨大石块,故得名柳林碛。碛是指砂石积成的浅滩,由于碛比较生僻,后来就逐渐演变为柳林溪。



清洗陶片时发现刻有符号

3月5日,在秭归文物局堆放文物的库房里,看着零零散散的刻划符号,当时参与挖掘的秭归文物局副局长望青松为记者讲述了当时的发掘工作。

据了解,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多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了解到遗址文化堆积十分丰富,时代跨度大且保存较好,包含有六朝、东汉、商周、新石器时代几个时期遗存;出土石、陶、铜、铁、银、骨等各类器物数千件。

在1998年的发掘工作中,工作人员对所出土的遗物(包括陶片)进行室内整理。包括清洗、拼对、修复、绘图、统计、排序等程序。在清洗陶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突然发现陶片上刻有新石器时期的刻划符号。后来,经过仔细拼对、分析、统计,确认有刻符的陶器有80件,不同的符号有232个,主要刻划在陶罐、支座和圈足碗这三类器物上,刻划部位也比较固定,陶罐上的符号刻在口沿外侧,支座上的刻在顶部或柱身,圈足碗上的符号刻在碗外底部。所有符号均为阴刻,笔画的粗细、深浅各异,有的比较尖细、有的略显宽平,还有的呈圆弧状。依照发掘的地层和出土包含物分析,所有刻符的年代距今约6000-7000年。



柳林溪遗址已沉入江底

在当时参与遗址调查的工作人员周浩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柳林溪遗址的对面,从江南遥望已沉入江底的遗址,什么也看不见,却感觉到江宽水平,轮船穿梭其间,一派繁忙的景象。

周浩说:“当年我们在这里调查发掘,感受最深的就是风沙。深秋的寒风呼呼作响,扑面的黄沙吹得脸颊发痛,最害怕吃饭的时候起风,碗里的沙土‘粒粒在目’,蛇、蜈蚣偶尔也会‘光临’考古人员的床铺。而当年遗址上的民房如今也早已烟消云散。”

据了解,柳林溪遗址上游1000米便是以险著名的崆岭峡,流传千年的民谣“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中的崆岭便是指这一带。昔日,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峡中原有一块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3个大字“对我来”。船经过这里,必须直冲着这块礁石驶去,才可借着流水的回冲力,安全地擦石而过;如果想要躲开它,反而会被礁石撞沉。中外商轮在崆岭峡江段触礁沉没的有瑞生、庆余、巴江、民宪、民熙等10多艘,木船则难计其数。



柳林溪刻划符号分为十三大类

柳林溪的所有刻符都是由一笔一划构成,有的简单,有的复杂,笔划相连者绝大多数是分笔刻划的,很少有连划的情况。发掘者将一划、二划符号作为最基本的单位,结合平面几何形状,把柳林溪的刻划符号大致分成十三大类。

一类:单线条和圆圈符号,它们是单笔划符号,是构成所有符号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使用最多的单位。二类:由两笔成一定角度连接成“V”或“×”组成的符号。由线条、圆圈、“V”“×”等基本单位构成。三类:由简单线条、“×”构成闭合的菱形或方块,好像成块的田地。四类:由线条、“V”复合组成波浪形符号,可能与江水或山地有关。五类:由“V”和线条组成的外张形符号,像某种动物的爪子。六类:由线条、“×”或线条组成闭合三角形符号,与土丘或木质农具有联系。七类:由单线条组成的笔划相连符号,应该来自植物叶茎。八类:由线条组成的闭合式长方形符号,代表了某种工具或家具。九类:由线条、“v”组成的复杂多边形符号,可能是玩具。十类:由不相连平行线条组成的符号,也许是指生长在地里的植物。十一类:由线条和“×”构成的笔划交叉符号,可能与树枝有联系。十二类:由线条构成的复杂符号,也许是一种杂草。十三类:由线条、弧折线、圆圈组成,像石器等生产、狩猎工具。



刻划符号蕴含中国文字起源信息

三峡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秭归柳林溪和朝天嘴、宜昌杨家湾均出土有较多的刻划符号,涉及到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内容,蕴含有与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信息,是中国较早的象形文字雏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经过多年的研究,在仔细分析了各家之言并考察了所有符号后认为,柳林溪出土的228个刻划符号是当时的文字。

总体上推测,这些符号可能与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水、山、土、动物、植物和工具、玩具以及计数有某种必然联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对生存环境中具体对象的抽象表述。出现最多的刻划符号与商代甲骨文的“田”、“文”、“五”、“四”、“三”、“旌”、“旗”、“户”等有一定相似性。

从目前发现的刻划符号材料看,随着时代的推进,符号的个体和种类均呈递减的趋势,它们与甲骨文之间存在很大一段距离,刻划符号如何发展到甲骨文,寻找这种轨迹还需要更多材料、更长时间和更多的人们去努力。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0

35

主题

8301

帖子

9072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072

IP属地:河南省南阳市

发表于 河南省南阳市 2013-3-10 15: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林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2

474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5460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2013-3-10 16: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262、归州香溪乡万古寺蝴蝶版《金刚经》(全真道).JPG
归州香溪乡万古寺蝴蝶版《金刚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