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
下士

- 积分
- 164
IP属地:湖北省
|
本帖最后由 柴夫 于 2013-3-11 11:14 编辑
读《月光楼》小记
《月光楼》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边远偏僻的深山中的一个小山村农民的故事。山民们守望的金山银山,祖祖辈辈却视其为穷山恶水,把贫困落后归之于倒霉的命运。但存在于人们心灵深处渴求富裕幸福生活的燥动却从未消除过。一旦有了释放的空间,这种燥动就变成了蕴藏很久的热情而火山般地爆发出来。为了幸福生活的追求,他们甚至可以赔上生命。但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值得记忆的。
作者把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的出世安排在共和国从极大的燥动到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极度困难的时代。主人公的成长史随着山乡的巨变,被浓缩在了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四十多年里。这四十多年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巨大动荡。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共和国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走下去的办法。一场带有决定共和国命运的社会大变革由此波澜壮阔地开展起来,并且卓有成效。
《月光楼》故事的背景就是在这多姿多彩而且激动人心的时代展开的。故事的主人公袁月光的命运是悲惨的。他的父亲在全民大办钢铁的年代死在了坍塌的小高炉下;他的母亲在三年自然灾害饿饭的日子里,为采葛叶误触了马蜂窝而死在荒野。那时穷苦的山里人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是纯朴和善良。成了孤儿的月光就在乡亲们呵护下成长成了一个有理想有主见的能干的山里汉子。在他执着地努力下,在尽是祖辈留下的垛壁子屋的小山村里盖起堪称“鹤立鸡群”的月光楼。他把月光楼既是作为迎娶青梅竹马的石榴花的新房,更重要的是他想以月光楼作为一个除旧迎新的标志,带领全村人抛弃过去的陈规旧习和愚昧落后而走上奔小康的崭新道路。然而,命运却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噩梦,袁月光的突然死亡,差一点掐灭了刚在这偏远山村点燃的一星灯光。
故事中的另一个主人公石榴花和袁月光既是恋人,又是兄妹。她对袁月光的感情就像大山那样厚重,又像山里鸽子花那样纯洁。她对袁月光的一切想法和作法基本上全盘认同并积极支持。尽管在婚礼之时出现了一些被几千年迷信思想熏陶的山民认为极其犯忌的恶煞之事,而被人们议论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她也没有丝毫的退却,而至始至终维护着月光哥的信念和理想。确立了不能让红石山的乡亲“糊里糊涂地听天由命得过且过,一辈一辈穷下去”的信心。月光的死对于石榴花来说是十分沉痛的打击,但是这个柔情似水的山里妹子没有因极度的悲伤而沉沦,她把对月光的爱“深深地埋在银灰色的月光记忆里”,毅然接过月光留下的接力棒,踏上了实现月光哥让红石山村的人们过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的理想的征途。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终于带领红石山村的兄弟姊妹们丢掉了贫穷愚味落后的帽子,走上了灿烂光明的幸福之路。面对着在垛壁子屋基上矗立起的一幢一幢漂亮舒适的月光楼,她可以欣慰地告诉月光楼地下的月光哥的英魂:你的理想实现了。
整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揭示了一个重大的主题:边远山区的穷困的根子在于人们精神的愚味和思想的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山区的资源由于其闭塞是相对丰富的,而自然条件的改变和改善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去实现的。如果墨守陈规,老是抱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思进取,就只能“一辈一辈穷下去”。而解决的方法正如袁月光说的,“要想改变红石山,必须打开山门,让山外的风吹进来。”在这一点上,作者把握得是十分准确的。从月光的话中,也就说明了袁月光之所以能成为红石山村民的带头人,是因为他找到了贫穷的根源,也看到了山里与山外的差距。要改变红石山村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只能是让外面的改革发展之风吹进大山里,让大山里丰富的自然资源走向外面的大市场。月光从种黄连入手的变革之路无疑是十分正确。正因为有了先进的思想方式,才有了石榴花后来的全面发展的成功。作者也正是如此才准确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把《月光楼》写成了大山里改革开放的纪实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揭露山里农村恶俗和迷信时,既没有官样的谴责,也没有调侃式的鄙视。而是以哀其不幸的思考来平铺直叙其发生过程,入情入理,而又让人们读后只是觉得这些陋习的确应该改一改了。也让人们明白了这些陋习不改会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进步。作者在通篇文章中对这些问题没有进行说教,而是通过故事的发展让人们自己去体会和玩味。譬如:第一座“标新立异”的月光楼被认为是凶宅,是不吉利的房子,是带来灾难的元凶。而文章结尾则是村民们一致要求他们富裕起来了的新居要仿照“月光楼”来建造,这个颠覆的转变给整篇小说的中心思想作了最巧也是最好的注脚。
在文章中,作者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回避,而是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在小说中,作者提出了几个现实的问题:一是农民的短视,小康致富的思想。进而不思进取,甚至生长出了一些新时代的“懒汉“;二是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跟不上来,一些腐朽的东西派生出来,如赌博;三是改革开放中人们急功近利,以及领导决策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深思倾向性问题。如对资源的利用和处理上的问题,在月光楼中都有反映和涉及。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把好事做好,把已经开创的道路走得更稳当更开阔,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细细把握。这样我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有更光辉的前途。
作者对大山里的民风民俗有着深厚的研究功底,因此在描写山乡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风俗习惯,显得驾轻就熟。使人感到贴切而清新。在一些细节的描写上,格外显出功底。也给这个作品增添了不少绚丽色彩。
由于只是一个中篇,在事情的叙述、人物心理及变化上描写等方面显得有些仓促。瑕不掩瑜,《月光楼》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好文章。从这部作品中,也使我们悟得了许多原本不甚清晰的道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