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浪子心声
 
- 积分
- 163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2 09: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狄仁杰接到状子,向李秀才问明了一些情况,还未来得及升堂审案,钱员外就派人给他送了两坛美酒,一车子土特产,并附请柬一张,请狄公到他府上赴宴。狄公十分高兴地收下了礼物,并爽快地接受了邀请,让李秀才回家等着。李秀才见狄公将他告状的事搁下了,专程去赴钱府的家宴,一下子凉了半截腰,暗忖,都说狄公为官清正、断案如神,看来还是过不了金钱关,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一点也不假,这回要讨回玉观音似乎是孤老上山——无子(指)望,他怏怏地离开了刺史衙门。
第二天,狄公带了四个随从,上钱员外家作客。酒宴上宾主推杯换盏、划拳行令、谈笑风生,气氛热烈,却一字不提李秀才告状的事。几杯酒下肚,狄公有些醉意,对钱员外说:“听说员外喜爱收藏,家里一定有不少稀世古玩珍宝,借此机会,可否让狄某饱饱眼福?”
钱员外生性吝啬狡黠,从不轻易在人前露宝,今天见新任刺使肯赏脸屈驾府上,是看得起他,一时兴起,满口答应。立即拿出碧血玉镯、琥珀大佛、翡翠花瓶、玛瑙扇坠之类,谁料狄公斜眼一看,满不经心地道:“这类东西,我在皇宫见得多了,称不得珍品,还有好的吗?”钱员外暗想,狄公到底见过大世面,与众不同,认得货。他又拿出几件古画、古瓶,可狄公看也未看,推到一边,道:“次品,都是次品!员外是真没精品,还是欺本官不识货,故意用些劣、次品敷衍本官?”狄公满脸不高兴,就要起身告辞。
这下急坏了钱员外。要说精品,就数那尊玉观音,那该死的李秀才为这将他告了,拿与不拿让他左右为难。转念一想,就让他去告吧,我与刺史大人已套上近乎,有官府撑腰,一个小小的秀才怕他则甚?连忙道:“大人别走,还有精品在后头哩。”他进内室捧出一尊玉观音,满脸陪笑道:“您看这件如何?”
狄公顿觉眼前一亮,这尊玉观音羊脂白玉、温润明洁、玲珑剔透,实属罕见的佳品。他反复把玩、爱不释手,笑吟吟地道:“珍品!这才是珍品!”这时,狄公像猛然记起了什么事,自言自语道:“这尊玉观音好像在哪里见过……”狄公用手指敲打自己的额头,突然收敛笑容,两眼紧盯着钱员外,问道:“这尊玉观音你是从哪里弄来的?”没等钱员外回答,狄公似有所悟:“嗯,我记起来了,这是皇宫里被盗的玉观音,对,对!就是它!”狄公正色地问钱员外:“你这玉观音是从哪里得到的?”狄公突然一问,钱员外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地道:“我……是……是……”钱员外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狄公穷追猛打,紧紧逼问:“钱员外有话不便说,难道与绿林大盗有甚瓜葛?”“不,不,不,大人!这玉观音是……是……是我……我……”钱员外越说越慌神,想说又说不出口。狄公见状大喝一声:“来人!”四个随从应声而到,“快将钱员外拿下,押回州衙严加审问,追查出盗窃玉观音的同伙,以便一网打尽。”
随从们扭住钱员外,正要绑捆,他突然叫道:“狄大人,我……我有……有话说。”狄公示意随从住手:“有话就说!”大人,我说实话,这玉观音不是我的。“不是你的!?不是你的,为什么会在你的府上收藏着?” “玉观音真的不是我的。”钱员外将见宝起心,使诈赖李秀才的玉观音,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原来,钱员外开当铺早坏了良心,耍骗术赖客户的当品是常事。听说用墨鱼制成的墨汁写字,当时字迹清晰,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消失。他弄来这种特制的“墨汁”,凡是他看得上的当品,就用这种墨汁写当票。到时别人拿着当票去赎当品,当票便成了一张白纸,他轻而易举地将当户的当品据为己有。那日,李秀才去当玉观音,他认定玉观音是件稀世珍宝,就故伎重演……
钱员外道:“玉观音是李秀才的,他才是绿林大盗的同伙,我可以当堂作证。”“李秀才的当票是一张白纸,你说玉观音是他的,这不是故意栽脏?”“大人,我有证据,只要他当堂拿出那张空白当票,就会真相大白。”狄公将他带回州衙,又传来李秀才,升堂审案。
堂下跪着钱员外和李秀才。李秀才声称钱员外使邪术伪造当票,赖了他家的玉观音,要狄公为他作主。钱员外也不示弱:“大人,李秀才告我赖他家的玉观音不假,玉观音是他家之物,有当票为证。我要反告他勾结绿林大盗,盗窃皇宫古玩,利用我贪财弱点,让我赖上玉观音,嫁祸于我。”为了让自己脱离勾结强盗,盗窃皇宫古玩的干系,钱员外让李秀才拿出那张空白当票,当堂薄薄地涂上一层泥浆,待泥浆干后脱落,当票的字就显现出来了。钱员外得意地道:“铁证如山,李秀才你有何话说?”
狄公一拍惊堂木,断声喝道:“钱员外,你可知罪?”钱员外吓了一跳,颤颤兢兢地道:“大人,我没勾结绿林大盗,我没罪,这证据……”“你自己找的证据,虽然洗刷了你的盗窃罪,却证实了你的诈骗罪。本官判你退还全部诈骗之物,罚银五千两,以赎其罪。”
钱员外一下子瘫倒在地……
三、讨板子
唐朝垂拱年间,狄仁杰任复州刺吏,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尤善断案。常在幽默风趣中,巧惩恶人,为民撑腰,“还板子”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这天上午,狄公在衙门处理公务,一个穿着讲究的胖子,扭着个乡下人吵嚷着进了衙门,接着拥进了一群看热闹的人。胖子姓贾,人唤贾员外,是当地财主。他有个远房亲戚在朝廷做官,平日仗势欺人,为非作歹,是复州一霸。他的劣迹狄公早有耳闻,本想治治他,苦于无有机会,今天不请自到,也是他自讨苦吃。
狄公立即升堂,惊堂木拍得山响,大声问:“堂下二人,谁是原告?所告何事?还不快快讲来。”胖子抢先说道:“我是原告,状告这个乡巴佬,粗俗无礼,有辱斯文……”原来,贾胖子今天一大早提着鸟笼在复州城里转悠,他昂着头走路,自己不小心撞在乡下人的柴担上了,柴禾划破了他的缎子长袍。他恼羞成怒,当众打了乡下人一个耳光,还扭着人家到衙门见官,要狄公为他索赔新衣,严惩乡巴佬。
狄公问乡下人:“贾员外所告之事可是事实?”乡下人理直气壮地答道:“他的衣服被柴禾划破不假,那是他自己撞到我柴担上的,不能怨我。他当众打我的耳光,小人不甘心受此侮辱,还求大人作主。”“这么说,你的柴担当真划破了他的衣服?”乡下人老实的回答:“是!”狄公猛地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刁民,竟敢让柴担划破贾员外的衣衫,按大唐律法,你不但要赔偿新衣,还要受皮肉之苦,长长记性。”乡下人懵了,都说狄公是青天,替老百姓伸冤,今天咋净帮恶人说话?好汉不吃眼前亏,只好跪在地上求饶。围观听审的众人也议论纷纷,说贾胖子有钱能使鬼推磨,早先花钱捐了个员外郎,这回准是用钱打通了狄公的关节,找了把保护伞。不然,狄公咋会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护住他?
狄公无理会大伙的议论,接着说:“量你也赔不起贾员外的新衣,赔衣就免了,本官作主,判你挨板子,由贾员外亲自动手,打你50大板。”乡下人心里不服,又不敢不依,只好自认倒霉。
贾员外拿起大板子就打,开始几板子还有些份量,后来板子渐渐举不起来了,打板子像挠痒痒。为啥,贾胖子无劲了,他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时干过力气活?板子打下去没伤着乡下人的皮肉,他自己已气喘吁吁了。便宜板子不打白不打,他还是硬着头皮打下去……。待他打到40大板时,狄公突然喊道:“停!贾员外,我还无问你哩,你这员外是真的还是假的?”
贾胖子答道:“我这员外是花钱捐的,复州远近闻名,咋会是假的?”“这就对了。”狄公说,“科考未及第,被朝廷所赐的员外是真的,花钱捐的员外是假的。按大唐律法,平头百姓冲撞了真员外要罚打50大板。冲撞了假员外,只能罚打一半。你打了人家40大板,多打了15大板,本官不能执法犯法,你也不能沾人家的便宜,这多打的15大板,你必须还给人家。”贾胖子横行惯了,身子骨又娇贵,哪肯让乡下人打板子?再说,他打乡下人40大板,乡下人打他15大板,只是数量多少而已,说白了就是互相打板子,这太不划算。他急了:“大人!不行,本员外给乡巴佬打板子有失体面……”狄公沉下脸怒道:“你凭白无故多打了人家15大板,岂有不还之理,来人!给我按下贾员外,由乡下人向他讨还板子。”
差役们按着贾胖子,乡下人拿起板子,狠狠地朝贾胖子的屁股打去,一下、二下……15大板打得贾胖子皮开肉绽,喊爹叫娘……
“还板子”让贾胖子换取了血的教训,从此,贾胖子老实了,“还板子”的故事也在复州传开了。
四、苦娃鸟
狄仁杰出任复州(即沔州)刺史不到一年时间,破获了不少奇案怪案,当地人纷纷将自家的冤情向他申诉。狄公不辞辛劳,经常简装下乡,徽服私访,体察民情。
这天傍晚,狄公着便服到城东东沼岸边散步,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叫声:“苦哇苦……苦哇苦……”狄公四下一看,未发现一个人影,这野外是谁在叫苦呢?他在池岸边静静地站了一会,池中又传出苦哇苦的声音,他循声一看,发现荷叶上有只水鸟,是那只水鸟在叫。狄公未有理会,继续朝前走。谁料水鸟好像有意跟着他似的,苦哇苦的越叫越凄凉。狄公感到蹊跷,难道这只水鸟有什么冤屈要向本官申诉?于是,狄公对着水鸟和善地说:“鸟儿啊鸟儿,看来你有天大的冤屈要申诉,如果是这样,你到州衙找我吧。”说来也奇怪,那小鸟向他点了点头,就消失在水中了。
狄公回衙后,心事重重地坐在公案上,突然打了一个盹。恍惚间,看见一个小姑娘,自称苦娃,跪在他面前喊冤。狄公明白,小姑娘就是那只水鸟,是来申冤的,问:“小姑娘,有甚冤情,可从实讲来。”小姑娘满含悲愤,句句血,声声泪,向狄公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和不幸遭遇。
复州东门有个小村叫东村,村里住着一对陈姓夫妇,靠打长工谋生。夫妇俩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却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女儿。女儿十岁那年,邻村张财主20岁的儿子得了重病,巫婆说要娶媳妇冲喜病才能好。可谁家的女儿愿嫁给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呢?张财主想到东村的陈长工家有个十岁的女孩,因陈家欠他的租债,强迫苦娃上他家做了小媳妇。张财主的老婆是当地有名的母老虎,苦娃进门后,财主的儿子一命鸣呼。母老虎硬说是苦娃命硬,克死了她的儿子。
财主婆对苦娃百般折磨,十岁的孩子里里外外一把手,脏活重活都得干。财主婆挖空心事整苦娃,居然想出了个缺德的招儿,她将粟子涂上清油,要苦娃冲成粟子米。如果冲不成就不给饭吃。可怜苦娃成天抱着个与她一般高的对嘴冲粟子,一冲一滑,粟米未冲熟,人却累得半死。苦娃冲粟子,天天冲,日日冲,累得筋疲力尽,被活活折磨死了。苦娃死后,财主婆还不解恨,将她的身子剁成八块沉入东沼水中,毁尸灭迹。还扬言说苦娃偷了她家的东西逃跑了,上苦娃家要人,逼死了苦娃父母。 狄公大喝一声:“王法何在!”一下子气得惊醒了,方知是南柯一梦。按梦中苦娃姑娘诉说的冤情,他决心明查暗访,一定要将案情查个水落石出,为苦娃申冤。
这天,狄公扮成郎中,串乡私访,在城外的官路上,见一群幼童在唱儿歌:“苦娃苦,清油抹黄粟,狠心母老虎,磨死小媳妇。分尸沉水中,掩埋不用土……”狄公上前问道:“孩子们,这歌是谁教你们唱的?”孩子们齐答:“是胡子爷爷叫我们唱的。”“胡子爷爷在哪儿,领我去见见。”孩子们带着狄公来到一间小茅屋,见一老者端坐在门前,狄公上前打了个招呼:“我是个郎中,刚才听到孩子们唱儿歌,觉得很奇怪,听孩子们说,是您教他们唱的,我想听听您为啥教他们唱这首儿歌。”
老人望了狄公一眼,叹了口气:“唉!穷人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伸,还是不说也罢。”“老爷爷,我一个行医郎中,只想知道世间稀奇事,决不会唆是撩非,您就放心吧。”老大爷见狄公面善,是个本分人,就将儿歌中的事原原本本讲了一遍,其内容与苦娃梦中对狄公讲的完全一样。最后无奈地说:“这世道不平啊!有钱人整死一个人,就像按死一只蚂蚁,无人过问。”“为甚不到衙门去告那个财主婆呢?”“告状无门!人家张财主说了,新来的刺使是他家的表亲哩!再说了,苦娃的父母都被张财主逼死了,早家破人亡了,哪有人替他们伸冤?”狄公说:“你别信他胡说八道,新来的刺使是外地人,怎么会是他的表亲呢?”“张财主说,他有钱,刺使有权,钱和权就是一对表亲,有钱能使鬼推磨。”
“啊!原来是这样的表亲,老人家,您别管他什么亲,你编这首童谣,显然是为苦娃鸣不平,你可到衙门去告状伸冤,我就不信张财主会一手遮天?”老大爷说:“我是想去衙门告状,可是,无人敢帮我写状子。”狄公自告奋勇地说:“我给你写状子,行不?”“好!你敢写我就敢去告!”狄公从随身带的药箱里拿出文房四宝,刷、刷、刷一挥而就,一张状子写成了。他将状子交给老人,叮嘱道:“苦娃的冤能不能伸,就看你的了。”老大爷说:“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帮苦娃讨回公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