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陈生和芝兰抬眼一看,说声“不好”!原来是邵府的管家邵忠带着家丁来抓陈生。管家见陈生又同邵小姐在一起,见到身边包袱里的金银首饰,十分惊诧。心想,这小子真是胆大包天,不知用甚手段将小姐拐骗出来了。于是,大喝道:“你这小贼太过份了,员外留你在邵家读书,供你吃喝,也算待你不薄。你却昧着良心,不思回报,反而盗窃邵家的金银首饰,拐骗邵小姐,可恶极了。” 陈生极力分辨,说自己冤枉。管家不由分说,命人将陈生一阵拳打足踢后,又将他五花大绑,推推搡搡地押回邵府,邵小姐也被同时送回。 这下子邵府炸锅了,陈生和芝兰一进门,邵员外吓傻了,嘴里不住的叫唤:“鬼……鬼……啊……妖……怪……”邵夫人吓得晕倒在地,邵府上下全惊得目瞪口呆。原来邵府突然出了件怪事。管家从外面带回一位芝兰小姐,邵府的闺房中也有一位芝兰小姐,两位芝兰竟在客堂中碰面了。两位芝兰的穿戴一模一样,长相、身材、说话声音,举手投足不差分毫。 客堂中两个芝兰你骂我是妖魔,我骂你是精怪,争吵不休,把个邵府闹得鸡飞狗跳。邵员外急了:“家门不幸啊!”他要想法子尽快分清真假芝兰。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夫人,芝兰是夫人所生,母女俩几乎天天在一起,朝夕相处,是块粗糙石头也摸光了,认出自己的女儿应该不难。他命人唤醒夫人,要夫人辨认。邵夫人定了定神,她想到女儿背上有块红色胎记,世上总不会有同样胎记的人儿吧!她将两个芝兰带到房中,脱下上衣一看,见两人背上都有胎记,其部位、颜色、大小也是一模一样。谁是自己的女儿,谁是妖怪,邵夫人也无法辨清,她傻眼了。 慌乱中,邵员外又想到了城西的法师刘半仙,他命管家请来刘半仙降妖捉怪。刘半仙胸有成竹,又是画佛表,又是请法水,说他的佛、法一到,妖怪定会原形毕露。可他装神弄鬼,在两个芝兰身上,折腾了几个时辰,妖怪未降住,他自己却累得瘫倒在地上了。无奈,只好对邵员外说:“这妖怪法力高强,我无能为力,你另请高明吧!”邵员外无辙了,他不顾骨肉之情和邵家的脸面了,将两个芝兰和陈生一起扭送到沔州衙门。状告陈生拐骗良家女子,兴妖作怪,闹得他家人妖难辨,鸡犬不宁。 沔州知州姓胡,断案糊里糊涂,常常颠倒是非,混肴黑白,人称糊涂官。糊涂官有一样不糊涂,见钱眼开。邵员外要分清人与妖,重判陈生,暗地里给糊涂官使了银子,等着打赢这场官司。 糊涂官得了邵家的银子,立即升堂审案,见堂下跪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子和一个书生,他自知这个奇案他审不明白,也不想审明白,反正老爷我只认银子不认理。他装模作样的问了原告问被告,心里想着害人的歪主意。公堂上,邵员外花了银子,自以为知州会偏袒他,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陈生却显得焦燥不安,浑身不自在。心想,这次自己吃官司事小,只是害了芝兰,让她一个闺中女子抛头露面,弄得人不人、鬼不鬼,于心不忍。如果州官胡乱判决,他要以死相拼,保住芝兰的名节。陈生进衙门前,在路上趁人不注意,解下头巾,悄悄地打了一个大包包,随身带进了公堂。眼看到了关键时刻,他抱起了身边的大包包,故意在手中摆弄着,等待糊涂官判案。 糊涂官眼尖,见了陈生手上的大包包,很沉很沉的,他的眼睛瞪大了,他的心痒了,暗忖,书生的大包包比邵员外送的银子重得多,看来这书生肯下本钱,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老爷我应该帮书生推磨。糊涂官毫不含糊,当场宣判: “邵员外是个奸滑之徒,巧施诡计赖婚,邵家二女分明是对双胞胎,他无事生非,无中生有。胡说其中有个妖怪,要本官分辨真假芝兰,实属混肴视听,愚弄本官,可恶可恨,乱棍打出公堂。陈生千里投亲,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儿,有情人当成眷属,本官作媒,邵家两个女儿事一夫,为陈生所娶。”宣判完了,立即宣告退堂! 邵员外听了宣判,一下子愣了,他寻思,陈生这小子真是神通广大,哪里弄来这么多银子打通糊涂官的关节,不然糊涂官不会顺着他。他嘴上不说,心里不服,被衙役打得连滚带爬地出了公堂,气呼呼地带着两个芝兰走了。 陈生不是一个穷书生吗?哪来的一大包银子贿赂糊涂官,人们还真有点估不透哩! 六 糊涂官留下陈生,亲自下堂,喜滋滋地从陈生手中抢过大包包:“哇!今天发财了!”他迫不及待的打开包包一看,一下子愣了,原来包包里不是银子,是几块石头。糊涂官咋想也想不明白,不解地问:“我说陈生呀陈生,你……你一个读书人咋这样不地道,为啥弄这些石头来胡弄本官呀?”陈生冷笑一声,说:“这是我在路上替你准备的,算你命大,如果你判我重罪,我就用这些石头砸死你,我俩同归于尽。” 糊涂官捏了把冷汗,心里说,好险呀!没得到银子得了条命,幸亏本官判得高明…… 邵员外告状,未有告倒陈生,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他不服沔州糊涂官的判决。听说开封府包大人包拯奉命巡视湖广,不日将要来到沔州。他不再告陈生拐骗罪了,他要包大人将两个芝兰是人是妖断个清楚明白,还自己的亲骨肉。 包大人一到沔州,就听到邵府发生了真假芝兰的奇事,他很快就受理了真假芝兰案。 包大人在沔州衙门升堂审案,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站立两旁,两个芝兰和陈生跪在堂下,包大人端坐堂上,黑着脸威严地说:“大胆陈……”生字未说出来,见一衙役慌慌张张跑进来报告:“大……大……人,奇……奇了,外……外面又……又来了位包大人。”衙役的话刚说完,就听见衙门外传来一阵鸣锣开道声,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在前,后面紧跟着黑面包公,只见他踱着方步进了大堂。 堂上包公喝道:“何方妖孽,竟敢冒充本府!”堂下包公也不示弱:“你才是妖孽哩,你才是个冒牌货哩!”公堂上两个包公、两个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看他们的相貌、服饰、说话声音、审案刑具,全一模一样,众人愣了,一时无所适从,一个个呆若木鸡。前面真假芝兰尚未审清楚,又出现了真假包公一班人马,看来这妖怪的来头不小,两个“真假”案如何收场,人们拭目以待。 两个包公争论了一阵,然后才冷静下来,胡知州见一时难分真假,两个包公他都不能得罪,不敢怠慢。于是又在公堂上另设一座,让后来的包公也坐堂审案。糊涂官此刻变得聪明起来了,他说:“我不管你们谁是真包公,谁是假包公,能审明真假芝兰案,能秉公执法的就是真包公,否则就是假的。”糊涂官要他们先说说自己断案的诀窍。两个包公齐声说:“好!”他们要糊涂官弄来文房四宝,各自在纸上写了自己断案的招数,两人互相交换。后来的包公见了纸条上的字,眯着眼睛笑了,伸出大拇指夸道:“高招!高招!这个案子由你断本府放心,我就不掺合了。”说罢,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向堂上包公一拱手:“本府告辞了。”出门不久便无影无踪了。包公掂量着手中的纸条,不住地点头:“想不到异类也知人间情理,也善辨是非真伪。”原来,这个假包公写的和他是同一个字,他们也算是心有灵犀。 假包公走了,包公继续审案,包公按照他与假包公不谋而合写出的那个“字”如此这般的审开了…… 七 包公命王朝、马汉抬来狗头铡刀,拍着惊堂木喝道:“大胆陈生,身为读书人,不勤奋功读诗书,竟干出盗人钱财、拐骗良家女子的勾当,实属罪不可赦。来人!将陈生打入狗头铡内斩首。”一声堂威后,陈生被抬进狗头铡里,刀斧手正要行刑时,突然间,一个芝兰奋不顾身地钻进铡刀口内,用自己的身体护住陈生,眼泪汪汪地向包公求情:“大人哪!陈生是无辜的,所有的事都是小女子所为,您要铡就铡我吧。” 另一个芝兰却无动于衷的站在一边,脸上冷若冰霜,更有种幸灾乐祸的表情。她冷笑着说:“如此下流之徒,罪当处死。” 陈生在生死关头,两个芝兰两种表现,包大人看在眼里,想在心头。他心里亮堂了,他和假包公交换的就是一个“情”字。一个“情”字,揭开了谜底,辨明了真假:真芝兰嫌贫爱富,有悔婚之意,根本不爱穷书生,怎会舍身相护,假芝兰与陈生情深意切,才会舍命相护。包公喝道:“铡刀下的芝兰是假的,你是何方妖孽,还不从实招来。”那铡刀口内的芝兰,见自己被包公识破,跪在包公面前,声泪俱下地将前因后果向包大人哭诉…… 原来,假芝兰是陈生从牧童手中救下的红色鲤鱼。这条红鲤鱼颇有来历,她本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因逃婚离开了龙宫,几经周折流落到了人间。 东海龙王为小女选了家“门当户对”的婆家,就是泾阳君之子。可女儿至死不遵父命,她说,昔洞庭君将女儿下嫁给泾阳君为妻,此君只知成天与婢女、奴仆寻欢作乐,对洞庭龙女非打即骂,金枝玉叶贬为下人,成了一名牧羊女,受其残暴的虐待。幸遇落第书生柳毅相助。柳毅回家途经泾阳川,得知龙女遭难,仗义传书洞庭龙宫,才救得龙女回洞庭。有其父必有其子,难道父王要重蹈洞庭龙王的覆辙,将女儿推进火坑? 龙王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不能将泾阳君之子与其父相提并论,这门亲事是我亲自定的,难道要为父出尔反尔,失信于人?这个女婿我是选定了,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龙女知父王铁了心,要他改变主意并非易事,她才选择了逃婚这条路。 龙女离开龙宫,沿长江逆流而上,不知不觉,到了湖广水乡。流落到沔州境内。这里沟渠纵横,河流交叉,更有湖泊密布。龙女要在这儿找处栖身的地方。 这天,龙女化作一条红色鲤鱼,游到了沔州城小莲花池中。她极目环视,只见满池莲叶,连天碧绿,荷花映红,娇艳无比。远处大莲花池中,水域潋滟、波光粼粼、渔帆点点、渔歌阵阵,好一处人间仙境,胜过东海十倍。此刻,龙女把心中的烦恼忘得一干二净,完全陶醉在美丽如画的景色之中,正当她如痴如醉的时候,不知不觉游到浅水处现出了身影,冷不防被牧童捉住。正所谓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她在牧童手中,有力无处使,难以脱身。幸亏善良的书生陈生解救,才幸免遇难。对陈生救命之恩未报,龙女未有急于离开莲花池。 事后,陈生到邵家投亲遭冷遇,安置在后花园书房里读书。邵府的后花园与莲花池毗邻,龙女对陈生的境况了如指掌,她同情陈生的遭遇,为不让陈生寂寞孤单,更不能让他对突然出现的女子起疑心,才变成邵小姐的模样,夜夜陪伴他。长时间的相处,由单纯的报恩到倾心爱慕,由此演绎出一段仙人奇缘。 也是活该出事,那天陈生与真正的邵小姐在后花园相遇,他满以为遇到的是夜夜陪伴他的那个邵小姐,毫不避嫌地上去亲近,才引发起后来的一场场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