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故里园”的旅游历史文化价值,区内亭台楼阁的命名,应该本着有趣、有据的原则:一是主题突出:竟陵(西湖)既是“茶圣”的孕育地,也是《茶经》的传播中心;二是功能上满足不同类型人士:文人雅士可思古悠情,游客能获得标志性纪念品;既有少年励志场所,又有与爱情相关的景点。为此,应该以“茶经楼”为中心地标,所有建筑语言都能传奇,自然地融入本土历史名人的事迹,共同演绎由唐至民国,《茶经》在竟陵酝酿、出版及对世界影响的历史故事 。 我们通过反复考证,除西塔寺为陆羽故居及“桑宁庐藏版陆子茶经”出版处外,按由北而南、自西向东顺序,对其它景点的命名提出建议如下: 1.双季亭—将距西塔寺和唐街以及“雁叫关”最近的亭名为“双季”,是为了演绎陆羽青梅竹马的故事。 “相传竟陵有智积禅师,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说的是陆羽被智积禅师水边拾得后,寄养在李季兰家。智积禅师与季兰的父亲李文儒是至交,陆羽崇儒,受李季兰的父亲很大的影响。”并且被其呼乳名为“季疵”。(见《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隋唐五代卷)(下)》) 《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幼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六岁时即作过《蔷薇》诗。季疵与季兰从小青梅竹马,九岁后二人分开,二十多年后重逢太湖,交往甚密。季兰有《湖上卧病喜陆羽至》诗 …… 2.浮香阁 ——西塔寺外浮香阁,乾隆《县志》有图。 “于山前垒土过湖、直达堤街、路中正当湖心,砌石为桥,上建浮香阁、高雅清幽。从此更多游人,驾舟过桥下,以后游东西南北四湖,登阁上以赏西湖全景”(见《“竟陵西塔寺,曾经陆羽居”》 张世超) 3.梦野书院和梦野亭。——明嘉靖竟陵版《茶经》在此编辑和出版。 宋景佑中(1034-1038)复州刺史王琪构“梦野亭”,明正德(1506-1521)祭酒鲁铎于此建“梦野书院”。嘉靖年间,鲁铎子鲁彭,亦名“梦野”,在此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单行本陆羽《茶经》的编辑和出版。 此处可用做历代名家书画作品展示和天门曲艺表演场所。 4.司马桥与唱和亭。——纪念崔国辅与陆羽在竟陵品茶评水的业绩。 崔国辅(678-755),开元进士,盛唐诗人。礼部员外郎,天宝十一年(752),由礼部员外郎贬竟陵司马。据《唐才子传 崔国辅》记:“初至竟陵,与处士陆鸿渐游三岁交情至厚,谑笑永日。又相与较定茶水之品。临别谓羽曰:予有襄阳太守李恺所遗白驴、犎牛各一头,及卢囗所遗文槐书函一枚,此物皆己之所惜者,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雅意高情,一时所尚。有酬酢之歌诗并集传焉” 5.沧浪桥——纪念培养陆羽的伯乐李齐物 。 《陆文学自传》曰:“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邑吏召予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墅。”可见,是李齐物将陆羽送上了成才之路。 6.献经亭—茶经楼旁,纪念传承《茶经》的皮日休。 “唐朝末年,各路藩王割据与朝廷对杭,唐皇为平定叛乱急需马匹。于是,朝廷以茶与回纥国相以茶换马。有一年回纥国得知唐朝陆羽著有《茶经》,很想得到,便要求以千匹好马相换。唐皇唐懿宗李漼[cuǐ] 派人到江南寻找,有妙喜寺中方丈说:曾经听师父讲过《茶经》, 在陆羽活着时就带回到家乡竟陵去了。官员日夜兼程真奔竟陵西塔寺,西塔寺的和尚说,不知所踪了。正当官员们准备无功而返时,。只见一个秀才跑进府衙说道:我是皮日休,来向朝廷献宝。说罢捧出《茶经》三卷抄本,官员大喜,双手接过茶经,问道:《茶经》可有底卷?皮日休回答说,还有抄本,官员带着《茶经》,回京复命后,立即赶赴边关,用《茶经》,换回了千匹良马。”(见《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隋唐五代卷)(下)》、中国农业大学选修课《中国茶文化第三章》)等书籍和论文。) 7.仪鸿堂与茶醉亭——纪念钟惺、谭元春批阅过的茶经在此出版。 清康熙监察御安曾元迈,“喜吾友王子闲园宅枕西湖,其所筑仪鸿堂,竹木阴森,与桑苎旧址相望。”“常以西塔为遣怀之地,或把袂偕往,或放舟同济,汲泉煎茶,与之共酌于茶醉亭之上,憑弔季疵当年披阅其所著《茶经》,穆然想见其为人”历经十年将经过明末钟惺、谭元春批阅过的茶经及相关诗文编辑出版。(见清《仪鸿堂陆子茶经序》) 该室可作茶经中心、陆羽研究会与海内外学术团体交流的场所。 8. 诗碑廊——茶经楼南面的两处长廊,中间各立碑墙,将历代名人咏《茶经》、咏陆羽之诗刻于其上,供游人欣赏。 9.鸿轩——位于大门北侧,彰显地方官员敬重茶圣。 宋代诗人张耒曾经倚西湖筑"鸿轩",取“鸿雁高飞”意,比喻举止不凡。 张耒(1054-1114)苏门四学士之一。绍圣四年(1097) 贬复州监竟陵郡酒税任上,在此写过不少如“曾约西湖薄主人,只今湖色已知春”,“禅室幽人古像存”佳句,如《怀陆羽井》、《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援有诗殊佳二首》、《西湖三首》……等。 该室现在可作陆羽祠遗像、茶鼎等纪念品销售部。
10.浮园---位于大门南侧。 典出胡承诺《浮园》诗:“万羡西江水,高风陆羽居。名园东野外,芳树草堂余。宿莽开云径,寒花引钓车。此中悬日月,更有子云书。” (胡承诺,明崇祯丙子(1636)举人,著《绎志》、《青玉轩诗集》。) 该屋可作游客接待的茶坊。 以上有关亭内或者桥旁尚可立传(诗、像)碑,以增加观瞻价值。 此外,特别建议增加两个小景点:一是选一块草地放置少年陆羽(真人大小)牛背读书雕塑,(陆文学自传曰:“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二是在茶经楼广场下竖立一尊茶鼎铜雕喻意陆羽故里,府正、官正、民正之义。(其小样品可做成旅游礼品)。此两件作品由省市陆羽研究会设计,并请国家级雕塑家制作。 童正祥 2013年3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