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84|回复: 7

沔阳三蒸,蒸出来的精彩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0

725

主题

9708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0395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3-3-15 16: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6

主题

739

帖子

1639

积分

少尉

浪子心声

Rank: 5Rank: 5

积分
163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5 17: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山东
精华
0

0

主题

10

帖子

33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33

IP属地:山东省枣庄市

发表于 山东省枣庄市 2013-3-23 11: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辽宁
精华
0

0

主题

15

帖子

37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37

IP属地:辽宁省锦州市

发表于 辽宁省锦州市 2013-3-23 16: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西
精华
3

17

主题

159

帖子

32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26
QQ

IP属地:江西省新余市

发表于 江西省新余市 2013-3-24 13: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的菜还是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2

主题

340

帖子

45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51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3-3-31 22: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10

305

主题

8836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0160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3-3-31 23:1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3-13 21: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

湖北日报讯 图为:色香味俱全的“沔阳三蒸”。

  文/图 记者 张卫华
http://www.tudou.com/v/L6ThIq1O6OY/&rpid=71915768&resourceId=71915768_04_05_99/v.swf

  粉香扑鼻、鲜嫩软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腻,说的就是沔阳三蒸。在湖北乃至更多地方,只要提沔阳三蒸,“好吃佬”无不知晓。沔阳三蒸,正在大步走出江汉平原,走出湖北,成为各地食客追捧的珍爱。近日,记者慕名拜访了沔阳三蒸的继承人李和鸣,见识了制作沔阳三蒸的全过程。
  三蒸源起娘娘菜、义军菜
  沔阳是仙桃市的原名,位于江汉平原中部的汉水之滨,湖泊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沔阳三蒸的起源,在仙桃传说为“娘娘菜”和“义军菜”。相传,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陈友谅,在沔阳城揭竿而起,由于沔阳年年受灾,军中粮食匮乏,将士体弱力衰,不能饱食。陈友谅夜不能寐,日渐消瘦。
  时至秋日,陈见渔人拾得螺虾蚌蛤以代粮食,命将士效仿,始食尚可,连食数日,众将士感觉腥味太浓,难以下咽。忧虑之际,陈妻(后来的正宫娘娘张凤道)亦深感不安。她冥思苦想后,即拿出籼米以杵磨碎,拌以螺蛳、蚌蛤在铁釜中糊熟,但是螺蛳时生,细米时糊,不易控制。陈妻又心生妙策,用螺蛳、蚌蛤加姜、葱、盐略腌,拌以细米粉用甑蒸熟。揭开甑盖,香气四溢,将士们垂涎欲滴,食之,士气大振。柴桑一战,陈友谅大挫元军。
  张凤道发明的粉蒸菜一传十,十传百,连沔阳附近的地方都争相效仿。
  后来沔阳的庖人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成用米粉拌上肉类、鱼类、蔬菜类蒸食,至此,沔阳三蒸的雏形基本形成。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招待亲朋,沔阳人非得上几个蒸菜吃,不然视为不敬。故有“不上蒸笼不成席”之说。
  非遗传人的精彩演绎
  “今天就做粉蒸五花肉、粉蒸甩水(草鱼尾)和太极蒸双蔬这三个最具沔阳地方特色的蒸菜。”案板上摆着原料五花肉、草鱼尾(甩水)、茼蒿、南瓜;还有调味料、香醋、料酒、芝麻油、南乳酱、味精、盐、鸡精、葱、姜、白胡椒;最后还有生、熟米粉等。
  “如今的沔阳三蒸原料和调味都是一样,味道的不同取决于放多少蒸米粉,调味放置的比例和火候。”李和鸣说,红肉(猪、牛、羊肉)要放用桂皮、丁香、八角和粳米混炒成的熟米粉,而鱼和蔬菜就只能放生米粉。
  将五花肉和鱼尾切片加调味腌渍后,李和鸣熟练拎起鱼尾,一滚、一抖,几秒钟,涂上生米粉的鱼尾就变成雪糕状。“别小看这一滚、一抖,这也是决定蒸鱼味道的诀窍。”李和鸣对自己的体会毫不保留。
  “茼蒿就不能先调料,要加米粉蒸熟后再加调料。”说话间,一篮子的茼蒿被李和鸣切成碎末状放入了蒸箱。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三个最具传统的沔阳三蒸新鲜出炉,再配上别致的造型,三盘蒸菜犹如一件件艺术品。望着上方冒出的热气,闻到米粉的清香、食材的原味,虽然垂涎欲滴,但不忍动筷;实在禁不起诱惑,尝了一口,感觉五花肉肥而不腻,鱼尾爽口软糯,茼蒿原汁原味,吃后口留余香。
  一个“蒸”字,几多创新
  58岁的李和鸣是中国烹饪大师,也是沔阳三蒸的第六代传人,师从湖北名师喻成汉,现为仙桃市烹饪酒店行业协会会长,做了一辈子的沔阳三蒸。
  “造型越来越好看了;选料更广泛了;调味也有了创新……”谈起沔阳三蒸的变化,李和鸣打开了话闸。
  李和鸣说,随着大众饮食习惯的改变,传统的选料和调味品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像原来蒸鱼只用青鱼肚,而如今鱼的任何部位都能蒸了,像草鱼头现在就很受欢迎。广东的调料南乳酱就替代了传统的腐乳汁,豉油皇成了蒸鱼的一道独特调料。
  李和鸣介绍,清朝的时候,乾隆皇帝游江南,到沔阳吃了三蒸后啧啧称赞。有了皇帝的赞赏,精明的沔阳人立即将沔阳三蒸酒家开到了北京。沔阳三蒸真正走出去是民国时期,沔阳人在汉口开了沔阳饭店,以“蒸菜大王唯有沔阳”招揽生意而享有盛名。东北军少帅张学良曾到北京跑虎坊的“湖北蒸菜馆”品尝沔阳三蒸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十里闻香九回头”。少帅的一句题词,更让沔阳三蒸名声大噪。
  改革开放以来,沔阳三蒸开发了清蒸、扣蒸、旱蒸等菜肴品种。技术上不断改革创新,烹调工艺逐步规范化,特别注重菜品研究。沔阳三蒸已被编入《湖北风情志》和《中国菜谱》,作品在全国各类烹饪大赛中获奖。
  2011年,沔阳三蒸被评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仙桃市群艺馆馆长卢胜勇自始至终参与了沔阳三蒸的申遗。
  沔阳三蒸的申遗之路异常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史料记载不系统、不完整。2007年开始,仙桃群艺馆经过一年的准备,收集了完整的文字资料。2008年,正式申请省级非遗。
  “成立专业协会,搭建更广泛的平台,谋划沔阳三蒸美食节……”卢胜勇和李和鸣心中有更多的打算。
“沧浪渔唱”
汤汤汉水接沧浪      饮乃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      恨无孺子共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