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三蒸,蒸出来的精彩
2013年03月13日05:49 来源: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推荐 字号 分享到...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日报讯 图为:色香味俱全的“沔阳三蒸”。 文/图 记者 张卫华 粉香扑鼻、鲜嫩软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腻,说的就是沔阳三蒸。在湖北乃至更多地方,只要提沔阳三蒸,“好吃佬”无不知晓。沔阳三蒸,正在大步走出江汉平原,走出湖北,成为各地食客追捧的珍爱。近日,记者慕名拜访了沔阳三蒸的继承人李和鸣,见识了制作沔阳三蒸的全过程。 三蒸源起娘娘菜、义军菜 沔阳是仙桃市的原名,位于江汉平原中部的汉水之滨,湖泊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沔阳三蒸的起源,在仙桃传说为“娘娘菜”和“义军菜”。相传,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陈友谅,在沔阳城揭竿而起,由于沔阳年年受灾,军中粮食匮乏,将士体弱力衰,不能饱食。陈友谅夜不能寐,日渐消瘦。 时至秋日,陈见渔人拾得螺虾蚌蛤以代粮食,命将士效仿,始食尚可,连食数日,众将士感觉腥味太浓,难以下咽。忧虑之际,陈妻(后来的正宫娘娘张凤道)亦深感不安。她冥思苦想后,即拿出籼米以杵磨碎,拌以螺蛳、蚌蛤在铁釜中糊熟,但是螺蛳时生,细米时糊,不易控制。陈妻又心生妙策,用螺蛳、蚌蛤加姜、葱、盐略腌,拌以细米粉用甑蒸熟。揭开甑盖,香气四溢,将士们垂涎欲滴,食之,士气大振。柴桑一战,陈友谅大挫元军。 张凤道发明的粉蒸菜一传十,十传百,连沔阳附近的地方都争相效仿。 后来沔阳的庖人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成用米粉拌上肉类、鱼类、蔬菜类蒸食,至此,沔阳三蒸的雏形基本形成。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招待亲朋,沔阳人非得上几个蒸菜吃,不然视为不敬。故有“不上蒸笼不成席”之说。 非遗传人的精彩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