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02|回复: 7

我的网络写作之旅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3

3039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568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3-3-16 21: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到这把岁数,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就是图个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朝阳区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朝阳区 2013-3-16 21: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家在农村,我在那里曾经生活了三十几年,我亲身经历过各种农活和衣食无继、粗茶淡饭的艰苦生活;亲眼目睹了父老乡亲们日夜劳作、省吃俭用、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毅力和作风。后来我住到了集镇,才脱下了草鞋……慢慢地ben到了今天,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到这大的城市生活,孩子们能安居乐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6 22:4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06

主题

1407

帖子

2355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355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3-3-17 09: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朴实无华的大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3-3-17 10: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有热情,有能力,有生活,多写好文章,能写出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8

142

主题

1949

帖子

3272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272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3-17 1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问老师哪年毕业,是否彭场中学?
你的文字功底,文化底蕴很让人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3-17 10: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叔之的文章写的确实不错,拜读{: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朝阳区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朝阳区 2013-3-16 21: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网络写作之旅(张才富)
    我是一个农民,我出生在一个祖宗八辈都是口朝黄土背朝天,种田打土块的农民家庭。牛背上、田间地头是我生活和成长的地方。
    我是一个农民,曾住在一个不大的砖瓦房里,煤油灯,大锅大灶。挑一缸通顺河水,碾一盘新收稻谷,锅里才有煮的;母亲纺纱织布,我们才有穿的、床上才有垫的、盖的……
    我是一个农民,从小经受这农家气息熏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做一个勤快的老实娃,将来才说得到姑娘。
    我是一个农民,皮肤黝黑,穿龙袍不像太子;讲不准普通话,说不出网络流行语;不晓得卡扎菲、本拉登是什么东西。只哼得上几句《沔阳花鼓戏》,还有邓丽君的《甜蜜蜜》。
    我是一个农民,一个地地道道农民……
    这是几句写我自己生活经历的真实文字,我是一位普通农民文学爱好者,我喜欢用文字来叙述农村的风土人情、家长里短,喜欢在孤寂中享受着那份从容和释然。
    我即小就喜欢看书,小时候家里穷,靠自己春天里捡鸡鸭毛,夏天里打知了壳,秋天里跳鳝鱼泥鳅,冬天里捕黄鼠狼,等到母亲拿到街上卖掉后,给我几个钱去买书。尤其喜欢看反映农村题材,有乡土气息的书籍,还有那些红色经典小说,如《红日》、《苦菜花》、《艳阳天》、《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不管是借的还是自己买的,这些书我都读过。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故事、书中的道理,都为我的生命历程烙上深深的印记。
    下放在我们村子里的著名作家碧野也深深地影响着我。高中毕业后,我当上了民办教师,那时候,我也想提笔去写,但反过来把文豪碧野先生一想,总认为这写作是文学大家干的事,自己一无唬人的文凭,拿工分,吃粟麦米,教几个“鼻涕佬”;二无那个精力,一个星期二十多节课,晚上还要备课改作业,罩子灯点的是学校的煤油啊!想写文章上报,那不是“乌龟洗澡——开壳”,老师们也会笑话自己,校长也会批评不务正业。
    改革开放后,民办教师解体,我回到家里种责任田,农闲时收鸡蛋、黄花菜到汉口去卖,也贩过仔猪,总之,从事着和文学“八杆子搭不上边”的事情。但自己总不死心,心里总是痒痒了,寻思着自己要是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哪怕是一生里只有一篇,自己写的钢笔字能变成铅字发表在报纸上,也死而瞑目。
    前十多年前,我向武昌黄鹂路63号的《楚天都市报》寄去一篇拙文,误打误撞竟然被刊登了,报社的编辑还为文章配上了图片。拿到报纸那天,看到图文并茂我写的文章,半天都不敢相信,难掩兴奋。从此,村子里的人都说我是个有“本实”的先生,就连丈母娘对我也刮目相看了,说我还有点“搞头”,写的字都印到汉口的报纸上了。反正不犯法来吹一句牛,那时,在我们生产队里,毛笔字写对联,我从编到写算是最好的;我曾经当过小公社(管理区)的农技员,地里的收成,我家的责任田打下的谷物是数一数二的,喂鸡养猪六畜兴旺。吹拉弹唱,耕田耖地,打灶砌墙、锯子斧头、筛子簸箕样样都拿得下来,村子里的人常称呼我是“万能师傅”。
    后来,为了生计,离开故乡,外出打工,含辛茹苦。手中的笔,一丢就是十多年。电话和手机的普及,就连书信也没有写过。
    近些年,孩子们也大了,也都工作了,我也老了。网络的盛行,孩子们给我安装了电脑,教我学着上网。网络上有扣扣、文坛、社区、论坛,我看到好多高人在发表文章,有的还成为了“网络写手”,成为了著名作家,就连著名民间文学家冯骥才都有博客,于是,我的心又痒了,思来想去,便开始了网络写作。
    网络上写文章不要笔,也不要纸,用键盘去敲拼音字母,刚开始学打字像在“捉虫”的,慢是慢,还好我对拼音学的扎实,也教过多年的拼音。我的第一篇网络文章发表,是一首“既悠且昌,优美水乡”,歌颂家乡的诗赋,文章构思、题材想是想了几天,但文章写好,在电脑上敲出来后,注册、登录、发表。没想到那“见报”的速度也太快了,也没有出现“退稿”,立刻得到“读者”的反响,还被转载到了家乡小镇的政府网上,后来听说这篇诗赋还上了文艺舞台。
    网络上“读者”与“作者”都很真诚友好,绝不受没有背景的影响,管得你是打工的,还是农民,只要文章写的好,点击率就会飙升,就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别人才会与你交朋友。特别是那些电子版邮箱,还有自由投稿权,很快有自动热情回复。这时候,会让人感到在网上有一种地位,特别温暖,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仍旧很过瘾。活到这把岁数,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就是图个高兴!总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有点意义,能为家乡作点贡献,能换来网友们的尊重。
    有些文坛、论坛还是报刊杂志选稿基地,我也有一些文章先后被网站转载,报刊选用,记者也采访过我。这些都是大家对我这个没啥文化的农民的看得起,我很是知足,感谢大家!
    我也成为了文坛版主、论坛贵宾,精品、推荐、置顶的文章算起来达几百篇。去年也加入了某作家协会,也成为社区的资深博主,特邀作家。还创作了60多万字的《乡土纪事》的散文、随笔,每天坚持写着博客博文,刷新自己的空间日志。
    “无志痴长百岁”。我仍然是一名网络写作新手,学习永无止尽。既然迷上了网络文学创作,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把“网络写手”的身份继续下去,把自己的文学梦想也继续下去,写出更多的热爱家乡,热爱泥土,热爱田野,热爱农民的文章来。因为,我是一个农民!
show_mo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