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祭张玉琴 李在旭 一九七三年七月,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中学初二女生张玉琴英语考试交白卷,并留“何必学外文”的打油诗,受到校长杨天成、班主任罗长奇点名批评后投水自杀。次年元月,“四人帮”及其爪牙迟群,谢静宜借题发挥,矫命中央五号文件,在全国中小学掀起反复辟逆流,制造大批冤假错案。史称马振扶事件。 唐河当代亮三星,李季、友兰、张玉琴。 学者诗人闻四海,玉琴何事得扬名? 四十年前马振扶,适逢教苑复兴初。 久晴逢雨园丁舞,冬去春末桃李舒。 玉琴初二仨兄妹,时读时辍业荒疏。 期终英语交白卷,卷首题诗太稚糊: “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交? 不会ABC,也当接班人!” 同窗调侃呼“张季”,校长点名晨会批。 全班检讨羞开口,鲁莽老师训又讥。 黄昏湖畔徘徊久,一念轻生沉浊泥。 噩耗轰顶亲人怒,撤职开留难息愤①。 推荐琴兄上大学,始销块垒化怨恨。 人间总有投机者,杜撰虚情刊《内参》。 “女皇”见报贼心喜,倒邓批周好弹丸! 钦差迟谢赴唐河,捉影捕风织网罗。 江批文件传全国,一阵逆风卷骇波 重判杨罗震杏坛,城乡仿效枉冤多。 打压活人借亡灵,豫厅追认张玉琴。 “优秀团员红小将”,李冠张戴蜇双睛。 又追烈士重修墓,领导题词更矫情: “胸怀朝阳战恶浪,敢把青春献给党”。 碑文立墓似黥刑,追认加身如火烫。 醒悟亡魂倍痛心,羞归豪宅飘丘岗。 伫立房前探父母,重回教室忆师长。 千言欲诉阴阳隔,心语暗随珠泪淌。 风刀霜剑严相逼,雨横雪狂无蔽壤。 孤寂长夜度如年,转世维期空守望。 玉琴花季风吹逝,殃及神州百万师。 肉体折磨犹可忍,精神毒害甚于斯。 “读书无用”爆当时,荒诞言行塞视听。 社草资苗宁要草②,辽宁白卷上青云。 教授只知马尾巴③,课堂唯学工农兵。 巧言令色鹿为马,左到极端现祸心。 人民奋起千钧棒,驱散阴霾玉宇清。 杨罗历劫亦争先,雪涤尘松靓校园。 琴墓归真迁旧址,免遭炙烤得安闲。 顺应民心扬正气,还愿历史经波澜。 马振林风波虽已矣,学生悲剧间风传。 “读书无用”仍作崇,辍学儿童泪潸潸。 校中不乏迷津子,志短情移唤未还。 应试长枷困少年,跋山涉海苦难堪。 七彩生活变暗色,高压重负祸之端。 情商亦比智商重,德育先行智育前。 当知左右皆旁道,德智和谐星满天。 吾辈育人家国本,抚今追昔思绵绵。 注:①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唐河县委分别给予杨天成、罗长奇撤销职务,开除留用的处分。 ②“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是当时流行的极左口号。 ③电影《决裂》中有一个情节,某农学院孙教授讲“马尾巴的功能”。 二0一三年二月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