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毕生捍卫

[宜昌新闻] 清代民居——长阳田家老屋 (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208

帖子

52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21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22 15: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建筑,不要让它只能存在于历史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49

主题

4454

帖子

635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355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3 16: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960

帖子

127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7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4 10: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老越珍贵 历久弥新
海之声助听器宜昌验配中心
0717-64806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3

主题

3563

帖子

7740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4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3-25 08: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保护好。{: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34

主题

1061

帖子

1352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52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3-3-25 21: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文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34

主题

1061

帖子

1352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52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3-3-25 2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35

主题

1764

帖子

2205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05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6 10: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外婆家那里原来有成片的老屋,至少1、2百年历史,因为在清江边,水路便利,所以规模比这个还好,隔河岩一修,都在水下,可惜了!
记忆中,长阳清江沿线老房子多的地方,包括龙舟坪、津洋口、厚浪沱、资丘、桃山、渔峡口等地,这些房子完全不同于土家族的吊脚楼,都或在清江水下,或随着岁月流失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1771

主题

4952

帖子

9085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085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19 10: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的黄柏山村四组,至今保存着一栋清代民居——田家老屋。40多位留守中老年人住在这里,他们朝夕相处,和睦与共。

田家老屋建筑长120米、宽60米,共48间房。房屋以砖、木、石为原料,墙体用小青砖砌成,墙角、天井、栏杆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而成。砖雕镶嵌在门罩和窗楣上,青砖上的雕刻手法多样,人物、虫鱼、花鸟等图案的雕刻栩栩如生,极富装饰效果。而老屋里的木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凤、仙鹤、猛虎、雄狮、麒麟、祥云等。



田家老屋全景。





一个大门几户人家,各自忙各自的事。





老屋也有了现代的气息,老人也用起了手机。



老屋老用具,这么大的盆已经很少见了。





老屋现在最老的人,今年82岁了。


    据72岁的老人田太文介绍,他们的祖先是田正寅,当年他通过自己做生意,加上祖辈留下的铜钱,积累了一笔资金,开始选址做屋,一共花了13年才做成功。从他那代到现在已经是第八代了,目前大部分人都到外地去打工了,长年留守在房子里的只有40多人,基本为50多岁到80岁的中老年人。据了解,这个老屋还是“红色老屋”。上世纪30年代,红军将领贺龙在此屋住过多次。
    据此屋主人的第八代孙,在资丘工作的田西安表示,老屋现在已经破败不堪,保护老屋迫在眉睫。但维修老屋需要大量的资金,可住在这里的都是老人,而且现在也难找到懂土家建筑的能工巧匠。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来老屋走走看看,帮他们想些办法。

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宜。-----爱上三峡,我爱宜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