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荆州一丁 于 2013-3-22 07:32 编辑
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建设速度加快,但赶不上需求的增长,其中煤炭运输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国内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北方供大于求,而南方求大于供。随着国家提出“北煤南运”,调节南北经济,将会使经济发生积极转变,也让煤炭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按国家的规划部署,北煤南运线路将穿越荆州。
3月21日,副省长许克振参加了荆州江陵煤炭储配基地建设规划方案汇报会。因为北煤南运,全省的目光都在关注荆州。会上,许克振说,召开这一会议,就是要加快项目落地和建设,尽早让北煤南运发挥效益,让江陵煤炭储配基地服务全省,服务地方经济。 原因:蒙西煤运大通道为何选择穿越荆州? 根据铁路部门的规划,蒙西(内蒙古至江西)煤运大通道将在荆州与汉宜铁路相连,约在2017年,荆州有望形成十字交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铁路格局。
荆州人李如义曾对北煤南运新通道与复兴大荆州予以分析,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李如义说,北煤南运通道建设,是中国现代交通史上长江中游地区物流网络的又一次黄金交叉。经营好北煤南运这条能源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是打开复兴大荆州这扇大门的总钥匙。
针对湖北能源的需求,许克振指出,省市县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江陵煤炭储配基地对湖北能源保障的战略意义,湖北是全国能源保障需求最大的省份之一,至今,湖北年用电量的平均水平不及全国水平的70%。2011年,全省煤炭消费达1.58亿/吨,原有供应商已不能满足湖北需求。由于省内缺少煤炭资源,一直受到电力保障的困扰,也关系到湖北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制约了全省经济发展。
为何国家不选武汉、宜昌、襄阳,却如此青睐荆州?许克振说,荆州江陵港位于长江之畔,区域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是铁水联运的天然结合点。湖北省能源部门负责人透露,北煤南运通道中,江陵属中线方案,这是一条直线。相对其他城市,中线更快捷、更省钱,国家投资成本低,而选择其他城市成本较高。 利好:一提供大量低价优质煤为荆企解渴降成本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荆州以能源消费年均6.8%的增速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2.2%的增速,实现全社会节能21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30万吨。
市经信委一位负责人说,湖北90%的煤炭消费量来自外地,荆州煤炭消费量95%来自外运。四川煤质不是太好,但是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都产优质煤炭。然而这些优质煤因为对于荆州路途遥远,“豆腐也捧成肉价钱”。
市统计局能源科副科长程涛介绍,一直以来,荆州市因为有沿江的众多码头,市内外很多需要从外调入煤炭的电厂都走水路从荆州上岸,荆州煤炭进口价格也因此成为省内很多火电厂购入煤炭的标杆价。但荆企所消费的煤炭绕了大半个中国才运到荆州,成本大大增加。铁路运力不足是制约荆州从原产地大量进口煤炭的主要原因,荆州每年通过铁路运输的煤炭只有不到70万吨,只占到消费量的1/5到1/4。
程涛还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2012年,荆州对煤炭资源有400吨到500吨的消费量,其中工业用煤有350吨到370吨的消费量。现在,荆州的煤炭价格一般是每吨800元左右,如果荆州建成江陵煤炭储配基地,1吨煤可便宜70元到80元,高峰期可便宜约200元。
程涛认为,荆州一些企业基本上都要用煤,煤价便宜,企业成本就会降低。据统计部门数据,全市用煤企业约149家,其中超过万吨消费量的企业有21家,超过10万吨消费量的企业有6家。 利好二:荆州铁路新布局,城区到岳阳节约1.5小时 铁路,可改变两湖地区的气场,改变荆州的人流、物流、钱流。李如义表示,1970、1978 年焦柳铁路北南两段先后开通,大大提升了宜昌、荆门的城市节点地位,荆州被进一步边缘化。
煤龙过江,历史将再次选择荆州。李如义说,随着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的启动,这条运煤通道本线穿越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7 省区。荆岳铁路与北煤南运通道建成后,荆州的城市辐射能力将快速超越宜昌(铁路)和荆门(铁路+水运),在两湖地区的交通比较优势仅次于武汉。
3月18日,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荆州至岳阳段公安长江大桥、岳阳洞庭湖大桥建设动员大会举行,标志着荆岳铁路正式开工。
据悉,荆岳线在湖北境内从荆门市沙洋县蛟尾镇前进村,通过高架桥通过长湖,到沙市区观音垱镇杨林村—跨越汉宜铁路—318国道—汉宜高速公路—荆州(火车站)东站—江陵火车站,然后跨荆州长江二桥而下到湖南。
北煤南运大通道荆州境内的控制性工程——荆州长江公铁两用桥,横跨长江,连接江陵和公安。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水上基础施工阶段,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
湖北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荆州城区到岳阳,居民驾车就算走高速公路路段,也要约3小时。随着蒙西铁路煤运大通道穿越荆州,荆州人通过走铁路,从城区到岳阳至少可节约1.5小时 利好三:带动一座城江陵可圆荆州千亿产业梦 根据《湖北省煤炭储备基地中长期规划》(2011-2020),明确了以江陵煤炭储配基地为主,武汉新港林四房港区、宜昌枝城港、襄阳余家湖港区为辅的“一主三副”格局。其中,荆州江陵的煤炭储备基地规划煤炭中转能力5000万吨/年,煤炭静态堆存能力500万吨,煤炭加工能力1000万吨/吨,拟新建泊位17个,占用岸线1941米,陆域占地面积4500亩。 荆州基地服务对象主要是承担国家及湖北省煤炭应急储备任务;为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提供煤炭销售、仓储、转运平台,为沿江布局的冶金、化工企业提供煤炭购入及转运平台,大型火电企业及沿江布局的电厂提供电煤供应、转运的保障平台。 荆州煤炭储备基地选址在江陵滨江新区,荆州为此编制了《江陵滨江新区规划》,规划总面积达45平方公里,相当于荆州城区面积的一半。该规划于今年初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许克振说,荆州要抓住“北煤南运”这一重大机遇,将江陵煤炭储配基地打造成物流公共平台,以及煤炭应急储配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加工增值中心、交易物流中心。 许克振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将江陵煤炭储配基地予以科学规划,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地进行规划建设,同时还要为项目建设留有余地。同时,荆州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要参与“秦皇岛”的经验,将该基地早日建成,并推动区域经济提升,特别是省直部门要帮助、支持江陵煤炭储配基地项目,圆荆州千亿产业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