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少年班”,就可免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可顺利读到硕士毕业,免去这么多的考试压力,让不少孩子心生期许。宜昌就有一位15岁少年胡泽浩,从全国2000多人中脱颖而出,以全国第17名的成绩,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预录取。昨日上午,在三峡大学附属中学见到胡泽浩,他表示自己并不是“神童”、“天才”,只是想走适合自己的路。 过关斩将,2000人中脱颖而出 1998年5月出生的胡泽浩,就读于三峡大学附属中学903班。他从小就成绩优异,对数学、物理很感兴趣,他说,初一他听说了西安交大的少年班,很感兴趣,“少年班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主张自主学习,我觉得挺适合我的。”此后,他就在空余时间上网查资料、做少年班历年的试题,为考试做准备。 今年1月,他参加了少年班的初试,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和理科综合,“题目挺难的,比高考要难的多,类似于竞赛了,考下来感觉还行吧。”据了解,今年全国共有2045名初中生报考,通过初试仅500名,胡泽浩是其中一个。在3月初的复试中,经过第二轮笔试,以及智商、心理、体能测试、面试的重重考验后,他以总分217分、全国第17名的成绩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预录取,今年全国仅录取130人。 讲求效率,学得好也玩的high 虽然成绩优异,但胡泽浩并不是“死读书”的学生。他说,自己并不是把所有时间投入在学习中,而是寻求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我应该不算特别刻苦的人吧,上课时认真听讲,把老师的作业做完,课余时间看看书、踢踢球。”他每晚临睡前,都会看看文学名著、科学读物等,平时喜欢跑步、踢球。“每年学校运动会的400米,我都会参加,拿过三次第一名,一次第二名!” 班主任谭志坚这样评价,胡泽浩作为班长和体育委员,他比同龄人要成稳、低调、谦虚、幽默,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他总是很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跟同学们关系都很好;此外,他还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舞台,表演文艺节目、做主持人样样都行。 考入“少年班”的学生,通常被誉为“神童”,他们或智力超群,或有着同龄人不具备的才能。但胡泽浩称自己并不是“神童”,“我就是个普通人,并不是别人眼中的神童天才,选择少年班,也是觉得比较适合自己。得知被录取,我其实挺意外的,但总算圆了自己的梦,非常开心。” 胡泽浩说,他将继续在学校里学习,直到收到正式录取通知书。今年9月,他将先去苏州中学读一年的预科,之后才去西安交大的少年班正式上学。 妈妈谈教育,着重培养他独立自主 “他只是个普通孩子,我们一直都不在乎他的分数和成绩排名,只要努力就好,我更关心他的性格健全、身心健康。”胡泽浩的母亲何晴接受采访时表示,儿子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并不希望有太多关注,以免对他造成压力。 胡泽浩的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平时妈妈负责他的生活起居,母子俩感情很好。“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听话懂事,我们每天都会交流,一起看书看电影,我从不会强迫他学习。”何晴说,从小到大,从没有让儿子上过任何辅导班,但会给他看很多书,文学名著、天文地理等,对于学习,则全靠孩子“自觉”。“儿子一直都很争气,成绩很好,但我们并不太过问。他上小学时,经常考一百分,我们都是看了成绩单才知道。” 何晴很看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和生活能力,从小胡泽浩都负责洗碗,就连初三了也没有断过,“有邻居来做客时,看到儿子洗碗,惊讶地说,你们家孩子都初三了,还让他做家务啊!”何晴想通过一些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他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分子,“有次我生病了,他居然做了一桌子菜给我,这是他第一次做饭,让我很感动!” 考少年班,妈妈是支持的,现在被录取了,却又有一点担忧。“上少年班是他自己的想法,我之前也上网帮他找资料,既然孩子感兴趣,那么一定要试一试。”何晴说,得知儿子被录取后,她的心情很复杂,“少年班的孩子,能走多远,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我有点担心。他过早地独立生活,能不能适应,会不会有心理落差,他会不会被称赞、荣誉冲昏了头。我会及时跟他沟通引导他。” 西安交大少年班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两个少年班之一(另一个是中科大少年班)。“一考免三考,预本硕直通”是西交大少年班的显著特色。通过少年班招生考试被录取的考生,免于中考,可直接被交大少年班录取;预科学习合格的学生,免高考,可直接升入西交大本科段学习;本科课程成绩和毕业设计(论文)达到要求,免研究生考试,直接保送西交大硕士研究生。 西交大少年班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实施“预科—本科—硕士”8年贯通培养模式,即“2+4+2+X”的学制教育,其中,预科2年,本科4年,硕士研究生教育2年和X年博士创新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