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08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本帖最后由 全权代理 于 2013-3-27 14:01 编辑
转铁道论坛:
宁西铁路
原来方案:南京--合肥--信阳--襄阳--西安
改道方案:南京--合肥--信阳--南阳--西安
宁西铁路原方案湖北和河南各过境约200公里,应该讲是一条双赢线,湖北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宁西铁路,最后时刻被公关改走南阳,改道后也运气不好,质量事故频发,谁也不敢签字开行客运,宁西线通车三年压道的货车出了多次轨,铁一院,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沈阳铁路局建设监理公司这些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均为这条线做了书面检讨。
援引武局离休干部回忆:宁西线最初四院准备利用汉丹线改造作为宁西线的一段,因为当时汉丹线的确完全有能力,就是运力有富余。在做这个工作的过程中,恰管基本建设的副部长来武汉杨圆了。河南的朋友打听到部长到设计院了,就找了河南省,拉了郑州局的同志赶来设计院。这次郑局的人来不像原先那样通知分局接站,直接在武昌站打车去了杨圆。所以后来谈到宁西线改道,分局人就恼火,平时郑局来个小B卵子到武汉都要分局接站,这次郑局做得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再说这边,河南省的同志当着部长的面提出来了,总得给个面子,后来答应走河南补个方案。河南人出可研费,由铁一院出了个可行性报告要说明设计院努力了。尽管设在武汉,但跟地方关系不大,能做的工作都做了。郑州局方面,设计院也是不能得罪的,因为到了建设实施的时候,路局就是业主。当然,最终是听铁道部的意见,而路局的意见最关键,最后定局改道走南阳,同时为了安抚湖北,修了条南北向仅70公里的小历垃圾联络线。
当年南阳市政府争铁路过境的精神确实可嘉,但通车后一直高兴不起来,“恐龙号”开行一天差点脱轨,被迫取消,招致骂声一片,豫西老百姓出行仍不便捷,现在要反思了吧?宁西线改道的实质就是南阳市领导为了升迁,忽悠老百姓的“政绩工程”,南阳争取到了项目后,施工过程中,南阳以西至翻越秦岭的地质复杂情况超越想象,大幅度增加工程造价,南阳没有做任何地质勘探仅查阅相关资料忽悠铁道部,以所谓线路拉直节省投资的预算的可行性方案差距太大了,几十个亿的资金缺口南阳哪里拿得出来呀,只得向上要,上面答曰,铁路帮你申请到了,剩余的事情,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并且投资不能超标,否则,无法向铁道部和湖北省交代,南阳市只得打碎了牙齿自己咽下去,地方政府免费提供土地,发动淳朴善良的豫西人民出义务工摊派等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国家投资,郑局作为业主单位也对监理、施工单位为了所谓的预算不超标偷工减料的事情装聋作哑,宁西铁路至此已彻底变成了一条损人不利己的“豆腐渣”工程。
宁西铁路同时也是导致郑局被拆分的最后一根稻草,宁西线改道走南阳成为地方政府争夺项目,损人不利己反面典型案例,此后,在国务院的一次安全会议上,一位副总理不点名的批评了某些地方政府及部委在国家投资决策,不尊重科学规律,乡情、人为因素影响国家铁路建设布局,已经给郑局打了预防针了,这也是湖北省要求武局独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很快就批下来了,郑局提前知道此事,网上盛传的拆分郑局是突然袭击,连副部长都不知道完全是胡说八道!未公布前,几个领导也去公关辩解,上面拿出宁西铁路的事,作为地方政府占在自身利益角度争项目是对的,而作为专业主管部门更应该时刻清醒拿出科学专业意见,你郑局是怎么做的?宁西铁路改道造成的西段质量事故及决算超标,仅处分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郑局难道没责任吗的?没有处分撤职已经够便宜你的了,郑局领导只得灰溜溜的走了,此后郑局在全路的声望一落千丈;郑局本该痛定思痛,08年,屋漏偏遇雨连绵,倒霉透顶,又因官僚主义,出了个非暴力不合作的雪灾堵车事故,才导致中央及铁道部后来实质性压制,郑局此后真正在全路臭名远扬!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大家顺便看看第三方大家”(百度警惕铜九线成为第二条宁西线,合肥论坛)的独立评价吧:宁西铁路在设计时是作为陇海和浙赣间的铁路大通道来设计的,为西部大开发十大标志性工程。(当时还没有沪汉蓉的构想)但是宁西铁路的修建,由于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在河南省的强力攻关下,线路由南京-合肥-信阳-襄阳-西安调整为南京--合肥--信阳--南阳--西安,以线路拉直省钱忽悠了铁道部,却忽略了重要因素:1、襄渝线成熟的地质资料和施工技术,2、襄阳现有的编组站、客技站、技术人员支持等重要硬件),线路北移100多公里,远离了出川重要通道襄渝铁路,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湖北省对这条线路的支持。由于线路横穿秦岭,从而在修建期间,工程质量特别是西段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建成后,主要客源地湖北,四川兴趣不高,更重要的是2002年,湖北联合四川,重庆正式提出沪汉蓉铁路构想,对宁西铁路构成致命性打击。河南虽然有计划开通列车,无奈却没有客货运交路,宁西铁路西合段一步步沦落为现在陇海铁路货运分流线。宁西铁路改道的最大收获是:翻越秦岭复杂地质条件下积累的宝贵施工经验,为之后的“宜万铁路”提供了借鉴,否则宜万铁路至少延迟2年通车,湖北的网友也不要因此事记恨在心,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也应验了一句古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现在湖北省及襄阳市应该积极争取合肥--西安的高铁客运专线走襄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