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5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 积分
- 12818


IP属地:广东省
|

楼主 |
发表于 广东省 2013-3-31 19:3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宋太祖时期起起用的赵普、 曹彬、寇准、文彦博、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也的确勘 称贤相。 宋太祖认为,唐朝的天下大乱,是从藩镇割据开始的。而藩镇力 量过大, 主要是兵权太大。 因此, 开国之初, 宋太祖便对功臣实行 “杯 酒释兵权” 。他还认为,对相位的选任,应因人而定,应慎重。但后 来导致宋朝亡国的, 恰恰是因为自宋仁宗去世之后, 宋哲宗任用章惇、 宋徽宗任用蔡京、宋高宗任用秦桧、宋理宗任用贾似道,致使一代不 如一代,到最后,即使选任文天祥这样的贤相,也难以力挽狂澜,他 只能发出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悲叹。 这就是宋朝没有将吴中复的 “历 引”理论贯彻下去的教训。相权,很大程度上,就是政权。应当说,吴中复论相的理论建树,本身是很有价值的,这也是他与宋仁宗在宰 相问题上言事的境界高于包拯的地方。 这件事发生在仁宗至和元年(即公元 1054 年) 。 四、涉案的难度不同 仅仅时隔两年的至和三年 (即 1056 年) 吴中复又弹劾副相刘沆。 , 而这年的包拯,刚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权知开封府”《宋史》 。 和《中国人名大辞典》都记载“拯刚严,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这是 因为,本年开封汴河发生大洪水,为了抗洪救灾、疏浚河道,刚刚以 “龙图阁学士”身份“权知开封”的包拯,迅速下令拆毁达官贵人在 沿河两岸建构的楼台、豪宅,使全市人民得以很快安居乐业,贵戚无 人敢说半个“不”字。其实,这一非常之举,虽然艰苦,但并不很复 杂。 而吴中复在这一年弹劾副相刘沆,就非常复杂了。 这一年,宋仁宗面临着后宫争宠、相府争权等诸多令人头疼的问 题。加之内有士兵暴乱、外有边关告急,宦官又和与奸臣相勾结。几 重矛盾交织一起,弄得国家乌烟瘴气。而真正兴风作浪的人,却又隐 藏得很深。皇上被这些矛盾激得重病缠身,病情刚刚好转,却一波未 平一波又起。 副相刘沆虽然是朝廷上“临事有胆力”的重臣,全家在朝廷为官 的人也有不少,但此人“少仪矩,然任数,善刺探权近过失,阴持之 以轩轾取事”《人名大辞典》,按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阴心,喜欢 ( ) 抓人家的把柄相要挟。刘沆一方面利用另一位副相贾昌朝向仁宗密告 宰相富弼,说他支持地方官开发六漯河,是想断“国姓上名”的龙脉, 想陷富弼于杀头之罪;另一方面勾结后宫嫔妃,支持张贵妃,并通过 张贵妃之母曹氏挑起卫卒兵暴,想借此迫使皇上废掉前些年太子薨后 而无子嗣,但又非常仁德、俭约的曹皇后。与此同时,他又唆使人在 皇上面前指责富弼以“增岁币”的办法北和契丹、西 制西夏,并制定 深为范仲淹、韩琦理解和配合的大政方针、谋略,企图不切实际地发
4
动战争而整垮富弼,从而彻底否定庆历新政的成果。案情非常复杂, 吴中复也非常理智。 整个案情分为三大恶浪: 富弼为相,支持李仲昌开六漯河。宦官刘恢在副相贾昌朝指使下 向仁宗密告,说所开之河,所断之岗,正是赵家天子龙脉,因为其地 名与“国姓上名”相同。这就是说,开河所挖的山岗所在地叫做“赵 祯村” ,而当今皇上的名字正叫 “赵祯” 。副相贾昌朝与刘沆暗中支 持刘恢,想告倒富弼,陷其于“开刀问斩”之刑。在这之前,仁宗王 确实也夭折过一位太子。现在,一听说有人要断他的龙脉,立即心惊 肉跳,急招吴中复勘查。史载皇上“促行甚急” 。吴中复身为殿中侍 御史,连夜破雨飞骑赶到工地。经查,此地并无岗势(即山包) ,而 且地名是“赵征” ,并非“赵祯” 音同而义不同。吴中复一经查实, , 立即回朝复命。富弼与李仲昌才免于死罪。一场“大狱” “以故得止” 。 张贵妃想篡曹皇后(曹彬的孙女)之位,引发后宫的士兵暴乱。 如何审张贵妃的生母曹氏?张贵妃死后,仁宗又是如何册封张贵妃葬 礼为皇后葬礼?这本来就是皇帝家庭的内部事务。何郯、孙抃、范师 道等御史也参加了刘沆的斗法。斗法的结果是仁宗王对此案感到非常 为难,也非常伤心。张贵妃与曹皇后争宠,是在尚美人与郭皇后争宠 之后。原来,尚美人与郭皇后争宠时,郭皇后本欲痛打尚美人,飞起 一掌,却错打了仁宗。仁宗颈部受伤,一气病倒,盛怒中废掉了郭皇 后。而郭皇后、尚美人都死了以后不久,又出这件有辱皇家体统的事, 宋仁宗伤心已透,也不想将这件案再审下去,故而将张贵妃“后阖中 金器数百”赐给刘沆,表示再不想看到这些遗物,也暗示刘沆就此了 结。 但言官御史们为此指责刘沆不理解皇上的心情, 不应当贪此遗物。 刘沆对这件事最为“疾言事官” ,反而向皇上建议将何郯、孙抃、范 师道外迁调用。这是此案的第二次恶浪,言官反而办输了,被赶走了。 接着是第三次恶浪。 孙抃、范师道被刘沆“引格出之”之后,吴中复就不得不出马了。 作为皇上面前的殿中侍御史,他马上带领御史台的御史张升一道面见
5
皇上,正面弹劾刘沆,说他是“挟嫌报复” !对刘沆来说,指责“报 复” ,他并不怕,怕就怕“挟嫌”二字。一提到刘沆“挟嫌” ,皇上就 心理明白了:连我爱妃的遗物,你刘沆都敢收,贪财在次,屡屡背后 支持张贵妃扰乱后宫,岂不是内中有鬼?于是当即罢免刘沆,改任他 为工部尚书。 “挟嫌报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