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箫 于 2013-3-31 17:52 编辑
诗歌的未来:
对于现在的问题,我不悲观 素 予:您也说过,应该是少数人写诗,多数人读诗。现在那么多人写诗,您认为作为一名诗人,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谢 冕:诗人的素质,这个说起来是很难的。但是现在写诗的人多,读诗的人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素 予:读诗的人少原因在于因为大家没有时间和心情读诗,还是因为没有好诗所以大家才不读?
谢 冕:这里头的因素也很复杂,对读者来说,你的诗抓不住我,我当然可以不读,我读你那些白开水,还不如去看小说,甚至去看影视作品,我没有必要读你的诗。大家现在读李白,但是不读你那些口水诗,为什么呢?因为李白的诗抓住他了,而且家长也认为李白这个诗写得好,教孩子们读,有那么多新诗,家长没有说让孩子去读,为什么呢?它的价值在那儿。所以,读者的冷淡是有道理的,这就是一种反抗,就是逆反,就是拒绝,你能说他的拒绝没有道理吗?舒婷也好,北岛也好,我们现在还在读,《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也好,《回答》《一切》也好,这些诗能够概括一个时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用非常简单的词语表达非常丰富的时代内涵,能够引起大家共鸣,当然它就流传开来。你不提供这些东西叫他去读又怎么能热爱你呢?这是一个方面,我觉得从读者角度说拒绝阅读是有道理的,他的冷漠是有道理的,因为你没有好诗给他。李白不被拒绝,舒婷和北岛不被拒绝,为什么现在的诗人被拒绝了那么多呢?
从写作者方面来讲,诗人也很可爱。他很热爱自己的诗,甚至可以说是自恋,我觉得这不是坏事情,一个人喜欢写诗,总比喜欢赌博和喜欢毒品要好。再说得严重一点吧,他用时间来写诗总比用时间来打扑克要好吧,对不对?他的热爱是有道理的,我说这是自恋,他觉得他是第一流诗人,这就是他的一种幻想、幻觉:我是开天辟地的,我谁都不学,我就是我自己,表达我自己。所以写诗的人多、诗写得多,并不是坏事情,这是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诗人写诗要具备怎么样的素质?写诗对思想层面、情感层面、文学修养层面的素质的要求都是很多的,喜欢诗歌的人不一定都具备这些。这个不要过多地谴责了。但是我非常大胆地说一句:诗不是所有人都能写的,不是所有的人想写诗就能写好诗的,诗是贵族的。为什么诗是贵族的呢?它要有贵族一般的姿态,要有贵族一般的语言,用最好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一种非常高贵的、非常优美的情感、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你做到了吗?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现在,我们把写诗的门槛降低了,所有人都在写,这不是坏事,但是,你说这种现象正常吗?一个诗人,在社会上应该受到非常高的礼遇,所有人都在仰望着他:哦,他是诗人。现在是这样吗?现在的情况,胡子拉碴,衣冠不整,越是那样越像个诗人,这是一种误导。也许这是世界潮流,但是在我的心目当中,诗人始终是女神,是在云端的,是讲究一些智慧化的,我们现在做不到这些。但是我也不参加那种嘲笑说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这不值得嘲笑,应该说这种爱好是很好的,他喜欢诗比喜欢别的什么都要好。实际上,现在写诗太容易了,让人忧虑的是这个。 素 予:再问一个大问题,要推动诗歌发展,您觉得我们还应该做哪些事情?
谢 冕:这个问题不大,我的回答很简单:不轻易地否定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充分地肯定我们的进步,然后我们也要充分地看到我们的缺陷,看到我们现在有什么地方进入误区了,什么地方是我们的缺失,然后我们照着现在的步子一步一步向前走。对于现在的问题,我不悲观。我退休以后整天很忙,忙的也还是诗的事情,许多的评奖,许多的研讨,许多的出版,许多的编辑,许多的庆典,都是关于诗歌的,从来也没有这么热闹过。热闹归热闹,冷静下来我们想想,我们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地一步一步去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