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查看: 2788|回复: 7

刘年华: 江汉平原皮影艺术(1)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152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893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3-4-3 15: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跟大家普及皮影戏的知识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

主题

12

帖子

39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9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3-4-3 15: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年华老先生的《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在中国国学网上有刊登,皮影艺术爱好者可以查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2

2592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第四届潜江龙虾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132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4-3 17: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多演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2

495

主题

6281

帖子

7870

积分

上尉

潜南新城城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3-4-3 2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下乡义演
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的,特别是老人
让年轻人感受感受这些文化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36

主题

8018

帖子

9289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289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3-4-3 20: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潜江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桃源隐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4-3 22: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

主题

12

帖子

39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9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3-4-4 09: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

主题

12

帖子

39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9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3-4-3 15: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皮影溯源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俗名叫“皮影子”或者叫“灯影子”,还有称“傀儡戏”的。它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戏剧艺术殿堂里不可缺少的传统剧种。对国内外的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皮影戏是我国民族文化最早出现的一个戏曲剧种。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戏剧品种。这种戏剧品种是民间艺人用手工雕刻彩绘而成的皮制品和民间流行的各种民歌小调结合而形成的。


   古老的民间皮影艺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很流行。随着历代人口的迁徙、战争、文化交 流及宗教活动而流布于全国,逐渐在各地形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流派。它以独特的人物造型、优美的唱腔、简约的舞台设计、精彩动人的操作表演等丰富的艺术元素,一路曲折从远古流传到今天。


    皮影戏与宗教信仰、乡情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物造型亦受民间剪纸,戏曲服饰等方面的影响而制成。皮影戏是一种集音乐、美术、唱腔表演、影人操作技巧,剧本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流传甚广,颇受国内外人民青睐。


    我国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数地区外,其他各地如长江中下游、黄河流域、汉水流域以及我国东北部一带等地,都有皮影戏,除唱腔各异外,雕刻的皮影大致相同,影人造型各带有地方民族风味。


    据历史资料和近代民间皮影艺术流传考证,以推断和证实皮影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发祥于陕西,成熟于唐、宋、元等时代,极盛于明、清朝。清朝时,中国的皮影戏可以说是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无论是皮影造型、雕刻制作、还是皮影戏曲演技与唱腔,都超出了历史的艺术水平。


    历史记载:相传皮影起源于汉朝。《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前至公元前86年)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词:“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设帐幕,夜张灯烛,汉武帝另坐他幕观看影子,已构成影戏雏形。


    晋代《搜神记》一篇文章中载有“......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少卒,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


    清光绪《滦洲志》左乔林《海洋竹枝词》第三首云:

        张灯作戏调翻新,
        顾影徘徊却逼真,
        环佩姗姗莲步稳,
        帐前活见李夫人。  

    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起源西汉时期,兴盛于隋唐。齐如山(1877—1962年)著《古都百戏图考》说到影戏的源流和顾颉刚先生一样也认为唐时期明文可稽,而唐玄宗(唐明皇,公元712年—756年)确有提倡影戏之可能也。《广德神异录》:“唐明皇于正月望夜,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门望殿门,设蜡炬,莹煌如昼,”可知皮影戏是古时元宵观灯发展至市民文艺的产物。唐代时期,皮影剪刻日益精致,敷色填彩,用作讲史传经,真正让皮影戏成为百戏中的正剧。


    到了公元十世纪北宋初年(公元960年—1120年),京城汴梁(开封),影戏大成,并兴盛起来。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京城汴梁城内娱乐场所很多,称作“瓦肆”,瓦肆中专有影戏演出。


     又云:“诸门皆有宫中乐棚,万街千巷,尽是繁盛浩闹,每一巷口,多设小影棚......”(卷六记正月十六日夜)

吴自牧《梦梁录》云:“更有弄影戏者,元汴梁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卷二十《百戏伎艺》)


    南宋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所云:“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以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


    其时影戏从北宋汴梁(开封),南宋影戏随帝王迁至临安(杭州),可见影戏当时在瓦肆中活动,而到南宋时已成为宫廷艺术了。


    早在十三世纪元朝时期,影戏随军传到了南亚,如波斯(伊朗)、阿拉伯半岛受影响最大的是土耳其。还有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等各国。十七世纪后皮影戏又传到英、法、德、意大利、俄国及欧洲各国,被荣誉为“电影始祖”。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潜城网世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