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话中两个“贼” 都知道,湖北方言的“贼”与通常意义的“贼”几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这两个“贼”是绝然相反的反意词。 湖北人说贼,绝对是褒意,且含意丰富,比如,聪明,智慧、机灵,心眼多。其具体含意,则随语境不同而有所区别,听的人自然明白。 然而,由于没有专用汉字来表明湖北方言褒意的“贼”,于是书写的时候就用“贼”来代替。这就容易造成局外人的误解。以为是在贬低某人某事,其实正好相反。湖北人说某某人“贼”,那一定是大大地赞美。比如,这小伢“蛮贼”,这个人“贼得很”。 此外,湖北人有时也把“贼”当贬意词用。但是,把“贼”当贬意词用的时候,湖北人不念“zéi”这个音。而是念成“zé择”。比如,“贼喊捉贼”,湖北人就说“zé(择)喊捉择”。“老贼误国”,湖北人就说“老zé(择)误国”。“贼寇来犯”,湖北人就说“zé(择)寇来犯”。 其实,湖北人只不过是借贬意的“贼”字,当褒意的“贼”字使用。为了不使两种完全相反的意思搞混了,于是,用作贬意的时候就念“zé择”,用作褒意的时候就念“zéi” 如果硬要说湖北方言的“zé贼”与一般的“zéi贼”有某种渊源的话,那也许就是因为,做贼的人都很聪明,很机灵,很有心眼吧。傻里傻气的人,怎么能做贼呢,不是一下子就被识破,被捉住吗。但是,这样理解有个大问题,极易犯众怒。众人会质问,难道占多数的忠臣良民,遵纪守法的仁义之士,都是不聪明,不机灵,缺心眼的吗。难道真正的贼人就没有傻里傻气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