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36岁,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区分局西山派出所东坡亭社区民警,2006年1月调入鄂城区公安分局西山派出所从事户籍和社区工作。无论是在哪个岗位,她都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爱心,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她的柔情大爱不仅擦亮了自己的人生,也擦亮了她肩上的警徽。胡敏同志现所服务的东坡亭社区位于鄂州市雷山脚下,贫困居民多,残疾和智障人员多。她任社区民警以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她以儿女之心服务社区老人,以亲人之心服务社区群众,以责任之心服务社区安全,以真诚之心服务社区和谐。她主动上门为百姓服务百余次,帮教重点人员32人,为群众办理证件5千余份,为群众做好事350余起,帮助困难群众151人。 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11年荣获“全省优秀社区民警”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 荣誉称号,荣获“鄂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受到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13年1月当选“湖北最美警察”,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荣获“全省最佳社区民警”称号。 亲民:架起沟通桥梁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社区民警,胡敏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的实际工作和问题,琐碎而又平凡,拿她的话来说就是“一摸带十杂”。就拿入户信息调查来说,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如油灯下穿针孔般艰难。特别是不理解的人,不愿开门,这种情况别说调查入户信息,就是沟通都非常难。而胡敏却以心换心,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信赖,架起了一座她和居民互信的桥梁。 她在入户调查中,得知一名叫王荣的残疾人由于没有身份证,一直办不了低保。而王荣有先天性软骨病,根本坐不起来,只能躺在床上拍照片,照了多年身份证照片的胡敏一下为难了,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胡敏站在王荣床前,久久不知道从何下手。胡敏脱掉鞋子,爬到王荣的床上,站在床头,反复用照相机试镜,这一试就是二十多次。直到拍出满意的照片后,她才欣慰地离开了王荣的家。当身份证办好了,胡敏在第一时间送到了王荣家里,并私人为王荣垫付了办理身份证的费用。 2011年的儿童节,胡敏和儿子约好,中午下班带他去吃麦当劳。可在入户调查中得知一位名叫刘伶俐的残疾人,没有身份证领不到燃油补贴,而当天为领取补贴的最后一天。那个时候已经是十点多钟了,胡敏二话没说,架着自己的私家车赶到相关派出所帮刘伶俐领取了身份证,再到居委会办理相关手续,等她办完这些事情,已是下午了。中午儿子给她打电话说:“妈妈,你是个大骗子,总是不讲信用,我再也不相信你了。”胡敏鼻子一酸,不禁潸然泪下。像这些身边随时都会遇到的事情,胡敏只要遇到了,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别人解决,而且遇到如王荣这样的残疾人或者特困户时,都是她掏钱替他们垫付办身份证的费用。 胡敏是平凡的,用她的话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可就是这些普通而又锁碎的感动,让一位亲民,助民的胡敏,被居民们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口碑的力量是巨大而又无穷的,在工作经验日渐丰富后,胡敏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于是,在更多从警的岁月里,她以心换心,为自己赢得了口碑的力量。
爱民:铸造最美警花
胡敏心系群众,情暖社区。每当看到求助群众期待的目光,见到社区生活的贫困户,她都会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她帮扶精神智障者“小燕子”,她经常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她帮扶弱智姐妹俩,她身上展现了新时期雷锋警察的高尚品质,她不断释放善念,践行善举,为百姓送去一名社区女警的关怀和温暖。 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家啊,母亲早逝,30岁的姐姐司水连发病时,会裸体往外奔;23岁的妹妹司琴,智商仅相当于七岁的孩子。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一场车祸却夺走了父亲的生命,留下了一对无依无靠的姐妹。父亲去世后,妹妹司琴便成了这个家唯一的支柱。 2012年5月的一天,胡敏想着换季到了,才准备了几件夏天的衣服,和社区的郭主任一起,又如往常一样,走进了这对姐妹家里。胡敏敲开这对姐妹家里的门时,一股臭气迎面扑来,洗手间竟是一屋子的污水。面对脏得难以下脚的洗手间,胡敏脱掉了鞋子,挽起裤子,赤脚走进洗手间。她的这一举措,惊得在一旁的社区郭主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胡敏原想自己捅开下水道,尽管臭气熏得她一阵阵恶心,可她还是干了一个多小时,可是她发现,她无能为力。只好给疏通公司打电话,当疏通公司的工人到来后,疏通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工程量太大,就想放弃。胡敏一边说好话求疏通工人继续疏通下水道,一边把讲好的价钱翻了一翻,疏通工人才接着疏通。下水道终于打通了,胡敏自己掏钱替这对姐妹付了疏通下水道的费用。胡敏一鼓作气,将姐妹家里的卫生做干净后,才离开。离开时,妹妹司琴竖起大拇指,口齿不清地对着胡敏说:“胡阿姨真好!” 通过胡敏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去年10月司水莲被送到鄂州市最好的福利院,妹妹司琴被亲戚接走,姐妹俩终于找到了好的归属。2013年1月11日下午,胡敏约上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棉衣棉靴和一些食品又一次来到市福利中心,看望住在这里的智障孤儿司水莲,同时也给光荣院里的60位老人送去米、油和水果。 胡敏就是这样,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很大方,可对待自己却相当“小气”。她的一个背包用了四年都舍不得换新的,除了警服,她很少给自己置办新衣服,更别说高档的化妆品了。丈夫心疼她上班太远,替她买了私家车,可为了节省,她选择了手动档的车子,既便宜也省油,而她却经常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替社区里的居民们办事。 7岁男孩君君,是胡敏一直关爱的对象。这位命运多舛的孩子,母亲是位未婚妈妈,生下君君后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便外出打工为儿子挣起医疗费用,把君君留给外婆照顾。 一晃君君到了入学的年龄,可他没有户口,入不了学,外婆十分焦急,找到了胡敏,胡敏去了君君的家里,一看外婆和君君住在搭起的危棚里,极不安全,看着这位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时,胡敏一阵阵心酸,她一边联系社区帮他们在水泥厂一个闲置的仓库隔出两间板房,让君君和外婆搬进去,一边替君君办理相关证明,费尽了周折,终于为君君办理了户口。当看着君君和其他的孩子一起走进学校时,胡敏所有的奔波劳累,倾刻间化成了母亲特有的柔情,凝固成一股爱心的力量,任她在成长的路上,播洒着爱民的种子。 在2012年春节,胡敏特地给君君买了件崭新的棉袄,还有学习用品送给他,当胡敏再一次站在外婆面前时,这位老人哭了,她说:“孩子长这么大,这是头一次穿新衣服!”“六一”儿童节胡敏给君君送去新书包,逢年过节胡敏都会给这个贫困家庭送去米和油。 社区一名叫燕子的精神失常女孩,因妈妈病逝了,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快过春节了,天寒地冻,可胡敏还是决定去看望燕子。当她和同事穿过一道又一道铁门,终于看到了燕子,燕子目光呆滞,喃喃自语地说:“我想回家过年。” 腊月二十四,胡敏和同事接燕子回家了,当燕子扒在窗户边,久久注视着曾经熟悉的家时,眼睛里流露的期盼,又一次让这两位已经身为母亲的女警深深地动容着。在这一天,她们为燕子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年饭,当她们陪着燕子吃年饭时,燕子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同行的护长士抹着眼泪说:“我一直以为你们是燕子的亲戚,没想到你们和她非亲非故!” 胡敏同志牢固树立“忠诚、务实、亲民、爱民”的核心价值观,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安危,满腔热忱地为群众为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新时期的活雷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