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袱子”还是“拂子” 有贴子说,湖北许多地方把毛巾叫“袱子”,到现在还有这样说的。其实,以前的武汉也普遍这样说。 这个事怎么看呢? 首先,“袱子”的写法不准确。以前的湖北人不是把毛巾叫“袱子”,而是叫“拂子”。两个“fú zi”,读音虽一样,意思大不同。 所谓“袱子”是成包的纸钱,某些地区,阴历七月十五,整包烧给亡故的亲人。 而湖北人说的“拂子”是用来擦拭,洗去尘垢的长条形纺织品。所谓“拂”,就是擦拭,擦除,洗去的意思。 在毛巾出现以前,老百姓都用平面布裁成长条形做“拂子”,有“洗脸拂子”、“洗澡拂子”,还有“手巾拂子”等等。由于最初的毛巾近似奢侈品,许多家庭难得买一条毛巾,仍然用平面布做成“拂子”用。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 既如此,为什么湖北人硬要把毛巾叫做“拂子”呢?无非就是语言习惯,再说毛巾的用途与“拂子”是一样的。为了有所区别,有时就把拂拭擦洗用的毛巾叫“毛巾拂子”。还有毛巾是用来当枕巾、头巾、围巾、浴巾的,则不能叫“毛巾拂子”。 听说有学校的老师不厌其烦地纠正学生,不能把毛巾叫“拂子”。其实没有必要,语言这东西都是随俗而成,随俗而变的,只要方便交流就行。 当然,如果湖北人去了外地,最好别把毛巾叫“佛子”,免得别人听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