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荆州一丁 于 2013-4-7 11:59 编辑
荆州将获得系列国家政策支持 ★湖北省荆州、黄石、襄阳、宜昌、十堰、荆门6市列入其中。 ★从2013年起,荆州将连续10年获得国家在财税、产业、投资、土地四个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 ★《规划》明确,荆州将主攻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石油钻采设备。
4月2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编制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3日从荆州市发改委获悉,我市已成功列入该规划中,从今年起,将连续10年享受国家在财税、产业、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的相应政策支持。 全省六地级市列入《规划》荆州主攻装备制造业 据了解,该《规划》中包括95个地级老工业城市和2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市辖区,涉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湖北省,我市与黄石、襄阳、宜昌、十堰、荆门5市共同列入其中。 作为老工业城市,自2010年开始,我市积极主动开展申报和争取工作,先后精心编制了《荆州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研究报告》,完成了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各类专项材料撰写上报工作,并密切跟踪全国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进程,主动积极跑省进京努力争取,最终获得国家发改委认可和支持。 《规划》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思路大致分三种。对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的老工业城市,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缓或主导产业衰退比较明显的老工业城市,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省会城市市辖区则要在城市功能分区中选准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按照不同地区的工业基础,《规划》中还明确了各地区主要发展方向。其中,荆州主攻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石油钻采设备。《规划》要求,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要增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成套能力,提高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的研制应用水平,提高工业增加值率。 荆州将获四方面国家政策支持 据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纳入《规划》对我市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着力打造湖北经济增长“第四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我市将在四个方面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其一,在投资政策方面,中央、有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2013年起,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等。 其二,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央和省级政府将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转移支付力度;研究将发展滞缓或主导产业衰退比较明显的老工业城市纳入资源枯竭城市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范围,统筹解决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棚户区改造地方配套资金缺口、停产倒闭的国企人员身份置换等问题。 其三,在融资政策方面,创新融资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投资公司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组织实施城区老工业区综合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整体搬迁企业发行债券,用于企业搬迁改造;支持商业银行在老工业基地设立分支机构等。 其四,在土地政策方面,根据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用地需求,在编制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适当倾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排土地整治项目时,优先考虑老工业基地工矿废弃地治理和土地复垦等。 将继续争取荆州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衰退型试点城市 《规划》提出,到2017年,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要进展,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城区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全面展开;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明显增强。 市发改委负责人称,荆州老工业基地主要位于荆州中心城区。下一步,我市将抢抓《规划》启动实施的机遇,继续争取将荆州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衰退型试点城市,并紧紧围绕调整改造目标任务,全面启动武德片区老工业企业整体搬迁改造,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和荆州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