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荐草凉席 草席从广义来说,是指用柔韧的草茎编织的席子,具有夏天凉爽,冬天不冰冷的舒适感。 沔阳草席 由荐草编织而成,分为印花席和素席两类。以选草严格、麻筋结实、做工精细、图案美观、席面光滑、耐磨耐用等优点,成为全国重要的席草种植和加工基地。沔阳草席很有名,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曾多次以质量好、花色新、印刷精名列前茅,产品远销世界各国和地区。 荐草,别名野荸荠,又叫光棍草,是一种极普通的湿地植物。荐草挺拔直立,色泽光雅洁净,是编织凉席的主要原材料,也可以代替细麻绳和其它草绳去捆扎东西,打草鞋也离不开它。沔阳是著名的平原水网地区,圩区分布较广,湿地数量较多,适应荐草的生长,一些人烟罕至的湖滨尚可见一丛丛、一簇簇野生荐草。 沔阳荐草凉席,人们夏天睡在草席上,汗不粘身,舒适滑爽,不会产生接触性皮炎出现过敏症状和起痱子,荐草还有驱虫防腐的独特功效,也不会因为凉席缝隙中藏有螨虫叮咬,而出现皮肤糜烂等炎症。特别是荐草的自然芳香,能让人感觉到湖野的清新。 过去,农家小孩都有“下汉口”(尿床)的习惯,但是婴幼儿睡在草席上尿床,不会受凉,因为其尿液通过荐草席能很快渗透散发,孩子依然睡得很香,草席依然干爽。另外,有腰酸背痛的老人睡凉席,也不会引发劳伤病。草席不用时,用水浸洗或拿毛巾去擦掉汗渍、尿渍,灰尘,放在太阳下去晒干,然后卷起来收藏。 说起沔阳手工编织草席,虽无史志记载,从那些一望无垠的荒湖里,到处长满野生的荐草不难看出,其草席编织有着悠久的历史。时至今天,湖区湿地的水边田里也还能看到野荸荠的身影,野荸荠果实很小,但吃起来很是甜,是放牛娃动手就有的野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沔阳荐草种植和加工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地方农业产业经济支柱。当时的沔阳县有工艺草席总厂(彭场镇),排湖岸边各乡镇也都有自己的草席厂,如陈场区也有好几家上规模的厂。剅河区在淀泗湖的洋港渔场,也办有沔阳县工艺草席总厂的一家分厂,在低湖的冷浸地里种有很多荐草。当时,我妹妹在这家草席厂上班,每年的伏天一过,我都要突击帮忙去割荐草,然后铺在湖边的堤埂上去阴晾。几天后,待荐草风干,妹妹再捆好挑到厂里去,按斤数计发工资。 那时,整个沔阳县的草席厂都用上了机器织凉席。工厂里安装的是ZXS—100型草席编织机,是1981年2月沔阳县轻工机械厂研制成功生产的,当时,还获得了国家轻工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和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但这种半自动机械,添草还得靠手工。 编织草席有手工编织和机器编织草席二种。机器编织草席,席草只是作为纬线,作经线的是以苎麻为原料纺成的线团,称为“缨”,多是从麻纺厂购进。一张草席大概需要荐草3至4斤,麻线4至6两。草席分单人和双人二种,还有枕头草席。 编织草席,看似简单,其实很讲究。首先是挑选席草,分出长短及枯叶,粗细和颜色都要搭配好。草分拣后,用石灰水浸湿,斜捆在席机上。再用备制的浸麻,刮平麻头打好的席筋。1小时大约可产出3至4条草席。一张草席编织完工后,还需用手去掉那些毛边,进行最后平整、包边、印花。一条好的席子,既不露草,也不会漏水。最后按30-50条(或按客户要求数)卷成一捆打包,即可入库或交付出售,谨防潮湿。 沔阳县草席总厂生产的“芳兰”牌布边印花席和布边单草素席,曾分别获得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和第二名。布边印花席、布边单草素席也获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产品证书。“芳兰”牌布边印花席印花图案新颖、印刷精湛、美观大方:“丹凤朝阳”、 “虎啸深山”、 “象行椰林”等图案栩栩如生,也获湖北省优质产品证书,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名列第一。沔阳的草席编织技艺达到了历史辉煌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沔阳传统的草席编织,现在基本上很难再见到那热火朝天的编织场面了。湖里都开发成大片的鱼塘,也无地方可种荐草了,昔日的割席草,在我的脑海里早已成为记忆。竹凉席近年逐步取代草席成为流行品种,价廉物美的草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摇着蒲扇,“席”卷而来的夏日,也变成了空调、电风扇的清凉一“夏”,只有老一辈沔阳人还钟情草席,习惯睡草席。(张才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