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461|回复: 2

屈原文化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

主题

17

帖子

5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3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4-17 23: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在半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楚辞的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理解的角度,写了十篇近十四万字的《理解圣贤屈原》的文章资料。从东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道学的基础和角度上,从宏观、微观和亚微观层次来全方位地对屈原及屈原文化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揭示与解读。从八个方面为圣贤屈原及其文化进行了正名,还原圣贤屈原本来真面目。希望广大学者、研究家对屈原及屈原文化未被认知的“屈道”重视起来,开辟屈原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当然本人才疏学浅,而非文化学者,且文章又属一家之言,会有很多新奇的观点,文章定会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魂 兮 归 来

  魂兮归来,
  黄帝苗裔兮,三寅惟降些。
  (“些”读suo四声)
  幼承大道兮,重仁袭义些。
  归来,归来,圣人归来些。
  魂兮归来,
  好修自省兮,服义未沫些。
  闭心自慎兮,惟醒端操些。
  归来,归来,零性质正归来些。
  魂兮归来,
  嗟尔幼志兮,法夫前修些。
  行比伯夷兮,望三五以为像些。
  归来,归来,节中前圣归来些。
  魂兮归来,
  竭志忠正兮,蔽障于谗些。
  任重载盛兮,瓦釜雷鸣些。
  归来,归来,明君美政归来些。
  魂兮归来,
  路漫修远兮,上下求索些。
  党人众兮,椒兰芜秽些。
  归来,归来,两美必合归来些。
  魂兮归来,
  进不入兮,离忧愁苦些。
  时不当兮,回车复路些。
  归来,归来,复修大道归来些。
  魂兮归来,
  涉江隐修兮,众不知其所如些。
  伟著传世兮,楚骚悬日月些。
  归来,归来,文学诗祖归来些。
  魂兮归来,
  远游修真兮,与天地同寿些。
  董道不豫兮,超无为以至清些。
  归来,归来,泰初为邻归来些。
  魂兮归来,
  愿至之有像兮,主动归位些。
  正气长存兮,铸民族之魂些。
  归来,归来,千古一魂归来些。
  魂兮归来,
  岁岁端午兮,遥相拜祭些。
  万民禀命兮,信息传承些。
  归来,归来,魂兮归来些。
  魂兮归来......
  乱曰:
      封建帝政兮,两千年终结。
  主席尚赋兮,世界传。
  改革开放兮,零出山。
  宇宙征战兮,龙子探玄。
  气贯宇寰兮,普传丹。
  三零化兮,道通天。
  九元归一兮,无私奉献。
  十年潜修兮,尽归零。
  千古误解兮,始拨正。
  零态文化兮,重放光焰。
  屈魂传兮,正能量。
  零态文明兮,近承现。
  目极三界兮,默零容。
  魂兮归来,忆三元。

http://blog.sina.com.cn/u/2922915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

523

主题

5613

帖子

7067

积分

东湖元老

理性思考,和平崛起!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7067

东湖终身成就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3-4-18 07:2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奇,楼主能不能将对屈原文化理解分章节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

主题

17

帖子

5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3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4-29 18: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圣贤屈原》 之一

                                                 千年曲解拨正

         圣贤屈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伟大诗人,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文学的始祖,文化的鼻祖。其诗词歌赋和人格魅力的光辉如太阳一样照耀着宇宙万物,激励着无数的后人。所以有的学者把圣贤屈原文化称之为太阳神的文化。
         我们这个具有七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在众多节日中,只有一个传统而又十分重要的节日是因为纪念一位伟人
而自发形成的,历千百年而不变,它就是以纪念屈原而形成的端午节,现在成为仅有的几个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中的一个。
         后人把圣贤屈原作为中华民族之魂的象征。赋予他的评价很多,但是都是从文学和人格方面来解读,认识,
屈原和屈原文化。也就是说都是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进行的,很多人不知道屈原是位得道的圣贤 ,所以人们难以从东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的基础上,站在‘道’的高角度,从屈原是一位修道,悟道,并集正道场能--零态场能于一身的得道的圣贤的角度上,在亚微观层面对屈原和屈原文化作全方位地,深入广泛地进行探索,揭示,研究.利用。不能使圣贤屈原留给我们中华华夏儿女的与日月齐光的屈原文化--零态文化更广泛的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宇宙万物苍生。
        千百年来普遍认为屈原采取投江而了结他的生命是单纯的舍身忘躯,以死殉国。甚至于还有很多的研究者不理解他的这种行为,认为屈原的冒死直谏性格决定他的人生是个悲剧,等等这样的负面的认识。屈原生前在政治上蒙受了不白之冤,死后又遭到投江"自尽"的误解和曲解。
        本人经过十几年对圣贤屈原流传下来的上古密功的修炼,(实际才四年多,中间十二年没修炼。)在学习了《楚辞》 《屈原零态文化 》后对圣贤屈原和屈原文化有了点理解,写出来和同道一起学习,不正之处望批评指正。下面就从其心性,磨练 ,修道,正道,以及圣贤屈原作为一位真正的得道圣贤对后世的影响谈谈:
   
    一
          圣贤屈原的《离骚经》开篇就提到: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提到他从小就具崇高的道德品质,也就是人人都具备的零态本性--零性,又不断地修炼保持这种零性。在
《招魂》: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
        也说明他从小就开始修养着这种人人都具备的本性——零性,从没让其心沾染一丝的世俗尘埃,从没让其零态
的本性有一丝的消减。在以后的岁月里,圣贤屈原虽然历经磨难坎坷,以其坚贞顽强的性格,始终没有让他的的本性有一
点的改变。这为其能成为得道的圣贤奠定了良好的根本基础。
          《离骚经》曰“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涉江》曰:“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只要内心是真正的美好而又精纯,我就是长久地形容憔悴又有何可悲伤?”
           “这些美德都是我内心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宁愿立即死去或者流放他乡,我不能容忍苟合这些小人的丑态!”  
           “心里委屈意志压抑,忍受罪责尤把心里污垢除去 ;”
           “坚守着清白愿为忠贞而死, 这本是前代圣人们之所厚爱道德品质。”
           “人们天生各有各所喜爱, 唯独我爱好修心并习以为常。
             即使遭肢解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会因遭到惩罚而就变化?”
           “我自幼就爱好修养自己的美德,到了老年也没有一丝的消减。”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原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 橘树这天地间的佳树,生来就适应这里的水土。
           秉性坚贞,生长南方。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是那样的意志专一啊。
           绿叶白花缤纷,纷繁得让人喜欢。
           枝叶层叠刺儿尖锐,圆满的的果实,多么可爱啊。
           青黄相间,色彩多么灿烂美丽。
              外观精美,内里洁白,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茂盛美观,婀娜多姿,没有瑕疵呀!
           幼年就有大志,与众不同啊,
           特立独行,秉性坚贞不移,怎不使人敬重啊。
           根深蒂固难迁徒。宽广豁达无它求。
           远离世俗独立自处,心高志洁,  横度而过不随波逐流。          
           省心慎行,自始至终不犯过失。
           正直美德无私欲,可与天地媲美。
           我愿在这万物凋谢之时,和你结为长远的知己。
           內善外美而不淫放,性格坚毅有哲理。          
                 年岁虽小,可以为世师表。
          美德品行犹如伯夷,我愿以你为楷模!”

    《橘颂》是青年时期圣贤屈原的人格品行和具有伟大抱负的真实写照。借橘树表达自己具有坚贞不移的品格,有着非常珍贵的品质。并且强调自己对国家和自身的品质是那样的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屈原如诗所述“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在屈原走上仕途以后的行为看到,其人如诗所述一样,无一点的虚夸之词,所以这篇《橘颂》最能全面的展现其人格品质,理想抱负。
           从以上的文章里就可以看到:圣贤屈原为了保持自己纯洁的心灵,零态的本性是时刻“闭心自慎,终不
失过兮。” 严格恪守良好的行为规范。他克服了种种世俗上的的诱惑,宁舍身忘死,“虽九死其犹未悔。”
          圣贤屈原为坚守美好的本性--零性,已经突破生死,突破了自我,获得了超越。“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超
越升华了他的纯真本性--零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