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7
版主
   
- 积分
- 896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古街
刘继智
记忆之中的小镇古街狭窄而又弯长,它就像一个想拉也拉不直的S,街面上铺着大大小小的青石板,那石面经年累月已经被磨得透亮光滑,遇到下雨天,石面经过雨水一洗刷,完全可以照得见人影。街道中间的位置有明显的凹槽,一看,这就是古代独轮车碾过的痕迹,遇到下雨天,雨水便顺着凹槽慢慢地流淌,好像一条小溪,溪水慢慢泄露,舒曼的样子,很优美典雅。
街道两旁并排着大大小小的店铺,且门厅都是木质的,遇到双日热集,店主人便早早的把一扇扇的门板卸下,店铺就和街面连接起来,于是摆上日杂货物,忙忙碌碌做起生意;到了单日冷集,那门板大部分是上了框的,只留一小扇门供家人出入。街道中间有几条小巷,弯曲而又狭长,小巷里面住着许多人家,门洞对开,青砖黑瓦,古朴典雅,画龙雕栋,屋檐翘立,小镇风情,演绎渲染。
街道建于何时恐怕已经无法考证,明清时代,这里是鄂豫交界的要地,是中原通向江夏的第一镇,两省三县相邻,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房子是古旧的房子,街是古老的街,街上的居民姓氏纷杂,张王陈李刘,熊赵甘江周,是街上居民人口较多的姓氏,但细数起来,有大小几十个姓氏纷杂。他们都是街坊邻居,生辰寿礼,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他们都粘扯着,都有来往,都会凑个热闹,互相之间都有个照应;但也不可避免发生摩擦和矛盾,为争地盘,为抢摊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争吵吵、打打闹闹也会发生,明里暗里,说三道四,指桑骂槐,当然也有;老婆婆,小媳妇茶余饭后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评头论足,惹事生非,也是常理的事。
热集之时,店主开门摆摊,把门里门外扫得干干净净,日用杂货摆得满满的。清晨,便有四里八乡赶集的人陆陆续续来到集市之上,临近中午,街上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热闹闹,遇到腊月后半个月,每逢热集,更是人如潮涌,人山人海,挤挤拥拥,好不热闹。人们往往把腊月的集市叫做膀集,赶集叫做赶膀集。赶集的人从街南涌向街北,又从街北挤到街南,挑三捡四,讨价还价,从日上三竿一直到薄暮暝暝,赶集买回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也是为了散散心,男人们往往是挑一担山货去集市上卖掉,换回零用钱;女人们赶集总喜欢扯些花布做几件新衣服。店主们一律都是笑脸相迎,其虔诚之态,让你真的不好意思不买他的东西。小本生意,日积月累,有的几年便发旺起来,成了响当当的大老板。
后来。经济发展了,那条古街已经日渐变得古老又难以承载住发展的节拍,镇里于是规划建一条新街,起先,政府怎么动员,老街上的店主一直不响应,后来,新街热闹起来,老街变得冷落,那些顽固不化的店主便又后悔起来,纷纷花大价钱去新街买地皮建房子。新街繁荣了,老街日渐苍老落魄。
古老的小镇在慢慢地改变自己,虽然改变的速度很缓慢,但毕竟在改变,小镇之上的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也在悄悄发生改变,它是一个缩影,见证了边远农村发展的缓慢的步履。
如今,小镇繁华多了,古老的石板街也变成了水泥街面,两边的旧房子全部换成了高高地楼房,高楼林立,色彩纷呈,多姿多彩,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昔日的古老的小镇换了新颜。
我每每走在老街的水泥街面之上,就想起往日的光滑的石板街,街道两边古朴典雅的店铺........
【432824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中学刘继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