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湖湿地好风光 对湿地,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概念。然而,两次走进湿地却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 梁子湖湿地就在本地,地处南北洼外圩,南依太友公路,北距梁子岛不到15公里,随便一个休息日就可以邀上三、五个朋友一起前往,体验湿地风光。但我没有,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也有二十多年了,竟未涉足。可惜的是三年前原本有机会参加本地组织的梁子湖湿地观鸟的户外活动,但由于时间的关系终究未能成行。幸运的是2011年的时候走进了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开拓了我的视野,也因此喜欢上了湿地。 最近动了要去看看梁子湖湿地念想是在三月末的“梁子湖首届红枫观赏节”活动的开幕式期间,根据活动安排就有梁子湖湿地观光项目,但后来由于人数多多,船只等成了问题,湿地活动被搁浅。在我个人,内心一直念念不忘,揪住机会就和理鸣老师侃这事,得到了“一定找机会带你们去湿地看看”的承诺,内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就这样兴奋着、期待着和湿地的亲密接触。 机缘很快就到了,时隔半月,随作协谷雨笔会大部队再次来到太和红枫园,等笔会结束后,跟随理鸣老师走进了梁子湖湿地,有幸成为湿地第一批游人。 这里的湿地不似我走过的大九湖湿地那般适合大批游人。大九湖的湿地公园是不用船的,除了有些湖面木栈道外,大部分地方是可以行走的,而且面积很大,接纳量也大;这里的湿地还是待开发的原生态,要想看到最原始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就只有借助船只了,任何一个点的接纳人数都是有限的。船是乌篷船,有人工划桨的、也有小型机械的,我们这次采用这两种船,一样一只,最后决定捆绑在一起,借机器带动前行。 我们刚到太和镇附近的太友公路桥处的港口,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岸上是槐花飘香,岸边是绿色地毯式的青草地上散落的紫云英,大家兴奋不已,纷纷拍照留念。当时只顾着拍照,竟然没有发现有一处紫云英围成的心形图案,更巧的是两位美女正好在心窝处留下了倩影。直到各自回家后才从照片中看出了端倪,喜颠颠地炫耀不已,害得我们大呼后悔、遗憾。 至此,梁子湖湿地风光就在我们眼前渐渐铺展开来。近处是水,看起来是波光粼粼的碧水,远看是沼山等群山带,中间是湖岸的青青碧草,偶尔也会有树木、芦苇。听理鸣老师说冬天的时候,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我想象不出是怎么样的一个红,不由得内心升起想要来看看的念头。 花开水乡静无声。我们行走了湖面,具体说应该是河港水面,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世界,除了船只突突突的声响和我们的兴奋之声,就只有水鸟的鸣叫了,还有,岸边的花香还在。一条水港、几条分叉,加上时不时惊起的水鸟和岸边悠闲吃着青草的耕牛,再加上我们这帮叽叽喳喳的人,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水乡图画。 停泊,上岸。我们走进了半人高的植物之中。我们顿时兴奋不已,一边跟在理鸣老师身后小心穿行,一边高喊:“这里来一张”,我们的“摄影师”清秋忙得不亦乐乎。闻着青草的香味,呼吸着纯净的空气,真让人沉醉。这种植物像芦苇却不是芦苇,据理鸣老师说这就是野篙巴,也就是野生茭白,掰下一棵剥开,露出细嫩的茭白肉来,用舌尖舔舔,甜甜的,味道绝对比市场上的茭白要香甜得多。 上船,继续前行。很快又到了另外一处观赏点。这里和刚才不同的是有一块黄泥土似的空白地带,很奇怪为什么在这样密集的草丛中竟然会有一块不长植物的地方。我们试图过去拍照,被理鸣老师拦住,并告诉我们说那可能就是沼泽,不要去冒险。一句话吓得我们赶紧收住了迈出的脚,老老实实地听从理鸣老师的指挥。 又是一阵“狂轰乱炸”,我的相机闪卡爆满,不得不忍痛动手删除一些,那个在后悔没多带一块电池,还是我们的清秋有经验,才得以满足了大家的心愿。只是,我感觉内心的欲望难以填满,装下了湿地的春天还想装湿地的四季…… 梁子湖湿地是一处以河港、滩地、鱼池、湖漾、沼泽湿地生态为景观特征的所在,也是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自然湿地景观。我相信梁子湖湿地一定会打造成具有水草区、野棱区、荷花区、观鸟区、放牧区、鱼池区、水稻区等多功能区域,可以满足不同游人的需求,在不远的将来,梁子湖湿地一定会走向更大的群体,一定会展示在世人面前,用其自身的魅力彰显湿地、水、生命和文化,让人难以割舍,梁子湖也将因湿地而更美更和谐。 2013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