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苏白 于 2013-4-20 11:12 编辑
我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如今,阳光对我而言,还有不一样的意义,它是我创业路上源源不断的能量给予者。 我叫任凯,今年42岁,家住北京市顺义区水色时光小区。1月25日,我的家庭光伏发电站与国家电网并网成功,从那以后,每天我都要接待几批慕名而来的客人,有媒体记者,有寻找商机者,还有前来“取经”的人。 在这些来访者中,有需要提供家庭光伏发电站建设需求的人,我会记下他们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4月10日上午,我拿到了注册公司的营业执照,心情激动又兴奋。现在,我已经是北京慧能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CEO了,我的家庭光伏创业梦将从在我这里登记的10家客户开始。 在上个月,我还是国贸一家外企公司职员,从事光伏设备物流工作,一切改变都从我鼓捣自家光伏发电开始。家庭光伏发电站与国家电网并网成功后,我淡出了原本宁静的白领生活,世界变得热闹而多彩起来。我已应邀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关于国内家庭光伏发电现状和前景的讲座,效果很好,接下来,还要去人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做讲座。说实话,我压根都没想到自己在“玩”的过程中,收获了创业的快乐。 我是2008年开始从事光伏行业工作的。一次去欧美国家考察时,我发现,欧美家庭使用很普遍的光伏设备大多产自中国!这让我非常震惊,这么好的产品我国民众却没能“尝鲜”,深层原因还是国内光伏市场未打开。我当时就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遇。 2012年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欢迎、服务分布式能源发展,允许富余电力上网。得到消息的当天下午,我就发邮件给顺义供电公司递交并网申请。 建设家庭光伏电站需要哪些设备?如何购买、安装?收益到底如何?这些问题一一摆在我面前。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能边走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这个人,做什么事只要认准了,就要全力去干好。那天,我在创业日志中写下“我从来都不怕战斗!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给自己鼓劲。 梦想从来都是靠行动去实现的。我许多朋友都是光伏“圈内”人士,那些日子,我上网查资料、咨询朋友各种设备型号,晶硅组件到货了,薄膜组件来了……终于完成设备采购工作。设备安装就要麻烦多了,虽然我大学学的机械专业,动手能力强,可把重达400多公斤的8块晶硅电池板和支架搬上屋顶不是个小工程。我找来装修公司工人将这些光伏设备部件搬到屋顶相应位置,接下来自己用焊接机、万用电表、切割机等组装。我去屋顶安装时,小区物业派人守着不让施工,要找城管来审批才行。邻居也不干了,担心屋顶装这么个重家伙,一旦滚下来会威胁到他们安全。困难被我一点点克服。整整1个月,我每天上房顶劳作6小时,终于完成全部安装。 2012年11月5日,我开始在微博上直播我的创业实践进展。因为对光伏发电的狂热,我干脆以“和海一样的新能源”为微博名,满怀憧憬地写道:项目系统功率为3千瓦,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晶硅电池,平均每天发电10度,按照并网电价1元计算的话,投资回报为8年。 坦率地说,写下这条微博时,我心里还是疑虑重重的。家庭光伏发电的核心问题就是并网,我想用自己的“试验田”来验证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支持、欢迎、服务”,究竟是不是在作秀。 国家电网公司很快给了我一份满意的答案。 电网工作人员只用了2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大量琐碎的验收工作,完成并网许可批准!通过我家这块“试验田”,国内整个光伏界的人看到,国家电网公司支持新能源并不是停留在口号和文件上!我在微博上第一时间和朋友们分享了这个振奋的消息:国网太给力了! 我家的电卖给国家电网了。从此,我不仅是北京的电力使用者,还是电力的生产者。 我知道,我一个人战斗的背后,是千万个新能源的拥护者和潜在用户。接下来,我想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补贴政策,支持绿色能源。为此,我还专门跑了一趟发改委,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不会有什么实质改变,但我想让他们听到民间的新能源呼声。 如今,我又有了新的目标,将我的公司打造成国内光伏界的苹果公司级企业。有了国家电网的给力支持,我有理由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来源 《国家电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