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34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新思想评论:文学批评是批评名家和社会法制是治理官家
——林深数树读报(天涯 关天茶舍版)
还是昨天,读了《中国青年报》两篇文章,几乎是同日发的吧,感慨系之。
一篇是《让批评家说话不会天塌下来》;一篇是成思危的《依法治国要依法治官》。
大家都询问、都寻找何为“正能量”;大家关注“中国梦”谁是主打谁是利好;大家都思考都要结论怎么叫“生态文明”。
询问着、寻找着,是越来越糊涂,越来越没有答案了。
为什么?是正啦、梦啦、文明啦、利好啦……怎么越来越属于官家、属于富家,至少也是大家也是名家了。
怎么也跟小民、跟百姓、跟权力外官家不的人,不沾边。
甚至是文学家在不准批评大家、名作;宣传家在不准批评官人官利益。是不是这样我也是读报读来的。
《收获》的主编啥虫啊,你怎么就听不得《文学报》批评王安忆、贾平凹、莫言呢?不好好读书的流云姗姗美女,怎么就听不得人家批评你丈夫呢?
其实事实的批评、理性的批评、善意的批评都是我们需要的。
我想这其中,就包括《中国青年报》主打的几个声音——
1、先说文学大家是可以批评的。
过去那种局面好:政治官管文学官;政治官文学官管文学大家;政治官文学官文学大家再管文学中家文学小家文学不家(不家是读者了)……于是天下一统,文学一统。
好在哪里?作家和作品总是发展壮大。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文学与时俱进,不会俱退。
……这样的话语,这样的八股,这样的欺人哄世,就是我常常说的做“日哄”了。
日哄着日哄着,我们的德国书展我们自己说文学、文化不得了了;德国人一“耶”——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
我们王蒙不知道吗?我们铁凝不知道吗?《收获》的头程永新会不知道吗?
知道就好。与其人家批评,不如自己批评好。
2、官家也是可以批评的。
文学家哪怕名家要听批评,发言的主事的要听批评,首长和所有官员也要听批评。
这样说是文学界之外,也是高处不畏寒高处不得言批评了。尤其不能说消极不能说官家短处。批评不得。
试问——没有批评,会有“民意”吗?没有批评,会有“民主”吗?……如果百姓都不许说话了,还会有“小民空间、细民利好”吗?
所以,“要让批评家说话”,要让百姓说话,要让网民说话。横直他们那个、最那个也就是批评不是。就是让他批评了,你还可以不听。你不听,没有百姓奈你何,没有百姓奈官何。
所以怎么也是可以让边缘、让异见、让委屈、让不官方做做批评,那不会塌天。
3、法治是先治官。
我们是60多年讲法治,改革前后不同。可是不同中有同,就是官高高在上不受法律制裁。硬是有事,党籍可以抵罪,党龄可以抵罪,更不要说官阶了(但是不能犯路线错误政治错误)。稍不同是文革两三年。于是搞得许多受伤害百姓是“怀念文革”了。
其实法制是用法治,是依法治国,是依法治民。“民”是公民,包括官。
这次习李新政强调治党治官是要道理的,基于历史官了就是领导阶级了;基于不知是历史还是现实官了就是非常公民就是百姓代表了……总之官了,就是法外有特权,治外不循法。
所以我们看看我们和别人民主政治的区别是:我们是人民怕官;人家是官怕人民。
所以我们看看我们和别人民主政治的区别是:我们讲法普法用法都是对付人民;至于官员,法外施恩法外有利好,甚至不德的事也敢做,还要狼狈为奸,大小官一起做,小官掩护大官大官庇护小官,谁说谁就是抹黑现实否定改革做负能量了。
所以我说,我早说法律要保护百姓,不是官;道德先约束官,而不是先百姓(当然法律更是)。我的主打句子是“法律是百姓的保护伞,道德是官员的捆仙绳”。
我想说,英雄所见略同。难道不是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