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拆迁,不用说大道理,就问问诸位住在什么地方。很大的可能,你就是拆迁的受益者。
比如说北京,上世纪80年代是800万人,现在常住人口1900万人;人均居住面积那时的7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9平方米。那么多住房是从哪里来的?没有拆旧建新可能吗?所以说,拆迁是造福千百万人的善举。
说到强拆,则是拆迁工作必须的强制措施。任何措施没有强制手段做后盾,那就等于没有一样。强拆,体现了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如果不许强拆,等于变相承认土地私有。
在对待拆迁、强拆这个问题上,有些人处于人格分裂的状态。一方面,享受着拆迁带来的好处,另一面又对拆迁工作横加指责。这样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很有成为社会渣滓的潜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华博士王进文。这个王进文因为自己的老家拆迁问题给国务院写公开信,导致国务院认定该拆迁违法;而这个王进文呢,据说正在求职,估计百分之一千不会再回到他的老家,只要他不会老家,他将无疑成为一个拆迁的受益者,因为他在异地的新家就是在拆除别人旧房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
我觉得这个清华博士可以改个名字,叫“装雅婷”比较合适。 还有那些在离开家乡、在北京工作的记者们、律师们,如果没有北京土著给你们丫的腾地方,你们这帮人住哪里?你们住燕郊也还是占了河北农民的便宜!还有一些人,一方面,说是要坚持公有制,另一面又阻挠行驶土地所有权。这就是典型的把马列主义当成了“手电筒”。 有人问,难道没有非法拆迁、拆迁不公的问题吗?我说当然有,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区别的办法——
当很多一个地区很多的被拆迁人都表示反对,那么,这个拆迁就搞的有问题;如果仅仅是一、两个钉子户闹,就可以断定拆迁补偿合理,钉子户无理取闹。
还以清华王进文来说,假如他来家村庄里的老住户都反对拆迁,那么,可以判断出来拆迁无论是否合法,起码不合理;现在,只有他们一家反对,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漫天要价的钉子户而已。
道理很简单,一项拆迁,涉及到很多当地的老住户,大多数人都搬走了,说明他们认可拆迁补偿条件;一、两个钉子户不走,只能说明他们要价太高。事实上,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的拆迁、强拆事例中,那些装得可怜兮兮的钉子户很少公开自己的补偿要求。只要网友看到他们提出的补偿要求,就会明白什么叫“狮子大开口”了。还有一些人,则明显借拆迁说事,故意诋毁。
对这样在网络上兴风作浪的人,专政机关有必要重视起来,可以动用点专政手段,抓一些在网络上唧唧歪歪的人,送到腾格里沙漠种树。而宣传工作的主管机关,也要有动作。我为什么要做官?我为什么觉得我自己能做官?就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官员在这个问题上说不清、道不明,看不清,做的也不地道。
拆迁,是造福千百万人的善举;强拆所体现的,是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所以,一定要坚持;需要改进的,是如何确定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并落实。可以杜甫的诗句来形容拆迁工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