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鱼
邹剑川
试鱼是乡间的物事,乡间有塘,乡人们在里间洗菜、淘米、饮牛,也放养一些鳙、青、鲤、鲫、草鱼儿,任其生长。也有一些野生小杂鱼间杂。
我的一个长辈亲戚会试鱼,从前我读书时,暑假总到乡间小住,无以招待时,亲戚会去试鱼,给我打牙祭。久之,竟成了我的保留娱乐节目。
试鱼的工具是碗,往往是粗瓷的大海碗。上下都用纱布罩了,只留一直径1厘米的小圆洞。碗里却放一面筋团,香油炒之。小杂鱼往往闻香而来,钻了进去。只是进得碗去,却出不来。把碗收起,里面往往就有几条、十几条小杂鱼。十几、二十个碗试到的鱼,那就是一盘菜。
试鱼可在塘边、水库边,观察鱼儿互动路径。把碗清晨放下去,黄昏时分来取,用带铁钩的竹竿挑了碗,沿着塘、库、池放下,简单惬意,无需渔网、不要鱼竿。
碗放下去,往往是一些黪子、刚片鱼、小虾之类,偶尔还会有几只小龙虾。黪子鱼,湖北常见,就是背脊黑色,肚皮白色,梭子状的长条小鱼,肉质较粗,但有嚼头,因是野生,活泼好动,吃起来却有一番野趣。在鄂菜湘菜酒店里,往往贯以小春鱼的名号,用油炸了,是下酒的好菜。至于刚片鱼,鄂西北那里把扑克牌的方块称为刚片,因其肚皮形状像扑克牌里的方块得名。其鱼头小,肚子大,鳞片呈现五彩状,煞是好看,有几分热带海鱼的样子,但却生活在淡水。这鱼行动较迟缓、慵懒,鄂西北的河里、塘间常见。在鄂东南倒不曾见到。
试上来的小杂鱼,亲戚在灶里炒了,炒也就是红烧。用稻草、棉花杆子、松毛、松树为燃料,把锅烧红,用的是自家榨的棉油,土猪肥肉熬炼的猪油,油是厚厚的一层,用园里的海椒煎了,取其香辣之味,鄂西北的海椒,在朝天椒、青椒、杭椒之间,味并不辛辣,有带有青气,往往是择头较尖、个较大的海椒,这样辣味充分,而又有青椒醇厚、甘甜的气息。至于其他佐料,可取本地特产独蒜,本地大蒜中平常的是多个瓣,独蒜则是只一瓣,辛辣之气更烈,算是蒜将军和蒜王的,在市场上价格要高一些,往往被农家留下自家享用,招待客人。经过数道工序,数十分钟,便是一盘乡土味十足的随南农家菜了。
我多年不回老家乡里,我那试鱼的亲戚也过世多年,那套工具也不知去处。今年祖母过世,到那亲戚家里闲坐,看到门前塘已干涸,水草杂生,院落里早以用上了自来水。
二十多年,真如白驹过隙,恍然如梦,我们如荷叶上的水,流水中的鱼,散落游离四处,而故乡青山颜色不改。
如今,再也不见试鱼的人儿了吧。
(975字)
2012年08月15日草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上
2012年08年18日改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洋澜湖畔
中国现代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09年构思
2012年动笔
2013年4月26日发表于《中国电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