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江一柳 于 2013-5-23 21:34 编辑
之十七
初夏的夜晚已经开始有些热了,小满业已过了,农村应该忙起来了吧,好在现在大多数地方已经有了机械化的作业,农民的日子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尽管如此,地里的粮食要收获回去,还是有很多事要做的,这不是坐在《咖啡店》里的人所能够理解和体会的。“凌晨零点/白天找不到白天/黑夜找不到黑夜 /时间空了”,不是时间空了,而是时间没了,白天做事要到零晨一点多才可以去睡,早晨,鸡还没叫就得起床,要趁着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来去把茶采回来。
《清晨采茶》的滋味并不是那么好受的,虽然是夏天了,清晨的温度还是有些低,手指不停地在茶树梢上移动,感受到的是些许的寒意,再加露气很重,不一会,衣服都浸湿了。从朦朦胧胧的光亮,一直忙到太阳升起来,眼睛几乎没离开过茶树,就算是《有一只鸟飞过……》,也不会影响采茶的速度。
采茶一般是年青人的事,手脚灵敏,反应也快,摘起来不是太困难。只是岁月不饶人,时间过得总是比感觉到的快,年龄稍大一些,采起来茶叶来,就笨手笨脚的。关于这一点,生活在南岛上的人是有着深刻体会的,不知这是不是与南岛上的温度高有关,要不然,他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为什么要发出“开封城在 谁在谁又不在了”的感叹?只有远离了,只有怀念了,才会有这样无奈的叹息。
是的,青春总是很快的会消失,犹如《昨夜》的星辰,不管曾经是如何的闪耀过,在岁月的长河中,总要褪去它美丽的华装,不管人们愿不愿意,这都是人们无法《越过世纪》的无奈与悲凉。当然,如果我们对某一个事物永远充满激情,便不会受岁月流逝的影响,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大声地说《520》。
《520》,不只是情人或恋人或夫妻之间的专用词语,它适用于我们所喜爱的所有的事物,就像荷兰画家‘温森特.凡.高’一样,他也他所钟爱的,那就是艺术,由于他对艺术所持有的不悔的爱,使得他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今仍然饮誉世界。
不管是《520》,还是《写在520》,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或者一种感悟,与其在那儿“久久凝望”,不如去《水乡农家》感受一下那儿的温馨与美妙。
《水乡农家》,我们的记忆还有多少是关于水乡农家的?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只怕早已将我们仅存的一点记忆给淹没了,“老屋前的桃树”,抵得过超市里面的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诱惑吗?“大公鸡喔喔地鸣叫”声,能盖过车辆的马达声?至于“坐在埠头上,把脚放进水里,小鱼虾来回穿梭跳跃,轻咬着人们的脚丫”, 更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多数人想做的,只怕是把手伸进自动取款机里,那钱就源源不断一张跟着一张地跑出来,那才叫一个爽。
在五月,写了这个《五月短章》,希望《成熟不是错》。什么是成熟呢?按一般的说法就是有理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把当作一种成熟的标志的话,我以为,还是不成熟的好。因为人毕竟是感性动物,如果一味的讲究理智,不就失去了人的本来面目了吗?该笑的时候不能笑,该怒的时候不能怒,这样的成熟要了有什么用。
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以为,保持自己的本色最好,如同《紫叶儿》不必为了追求人们的认同,在这五月,把自己妆成《五月十二日之藤蔓》。
2013年5月23日21时29分
更新之(十七)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