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5-3 11: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泡在《神雕侠侣》里的文艺复兴
苏白
80年代还没有太多的电视剧,港版金庸武侠是主流,因为你别无选择,看了射雕就迷神雕。
小龙女、李莫愁。伴着14寸百合花黑白电视机的雪花点,和电子元件过热发出的刺鼻气味,浸泡其间的大陆少年,开始一场个体的文艺复兴。
虽然少年时的我不大懂得情为何物,也不大理解成人世界的爱恨情仇,但具备初级本能朴素审美趣味的我,还是被港版美女们击中。港版美工、主题曲,和当时先进、锐不可当的商业片模式所摧垮。
虽然没被毁掉“三观”,但基本上也成了港片泡菜,对此母亲会粗暴的干涉。那个时代,看武侠小说、武侠电视不是一个祖国的花朵,早上八九点钟太阳该干的事。
在屡次斗争后,母亲剪断了电视线。但我哆嗦着手,将没了插头的线,剥开表皮,插入插座。那一刻保尔、欧阳海、刘文学、黄继光等英雄的高大形象在我脑海浮现。伴着不时作响的“噼啪”电火花声,和时而燃起的电弧,在不时中断的电源干扰下,我断续看了《神雕侠侣》。
很难想象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克服困难,不怕艰险去看一部电视剧的干劲,去钻研金庸大师作品的执着。
那扇14寸黑白电视机,启动了一个少年的文艺复兴,抑或是对母亲专政的呐喊。这几乎是一场革命,革命人永远最年青。
(498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