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荆楚钟祥 于 2013-5-3 17:11 编辑
大巴载着我们,穿过明媚的阳光,穿过温柔的春风,驶向娘娘寨。
绕过一道道山梁,跨过一条条溪流,千回百转,总算到了黄仙洞景区。然而,车子向右一转,沿着黄仙洞—绿林镇的公路,又上山了。路真是弯呀,车子在山上绕来绕去,绕成一个个大大的“S”。终于,车子停在了群山之间,我们散入了浩瀚的绿海。
满眼的绿色,深深浅浅,在春日的阳光里格外耀眼。刚长出的叶,是娇嫩的绿,嫩得叫人心软;而松柏呢,是苍翠的绿,翠得给人力量。花,自然不少,只是映山红盛花期已过,没有了映红山野的壮观。兰草花也是有的,零星地散在树林里,香得令人陶醉。美女领队说:“闻香识兰草。”这句话从“闻香识女人”改编而来,没错,女人确实如花。开得最盛的是野蔷薇,洁白洁白的,一大片一大片,象给山野铺上了大块的白绫,美丽而芬芳。
一户人家藏在绿海之中,是离娘娘寨最近的人家了。房子是古老的土木结构,黑色的布瓦,是哪个世纪的房子呢?屋旁是参天的古银杏树群落,屋前是一棵高大的冬梨树。梨是初秋的果实,而这棵树的梨却在冬天成熟。在万木枯萎的冬天,这树上依然硕果累累,该是怎样诱人的画面!
从这里开始,我们正式攀登娘娘寨。娘娘寨是座什么山?——是大洪山的最高峰,海拔958米。为什么叫娘娘寨?——有人说是观音娘娘下凡于此,又有人说是杨贵妃曾避难于此,都是些野史传说,我们无法考证。然而这里现有的居民中,以杨姓居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上山的路很窄也很陡,不过是条羊肠小道,不一会,我们就汗流颊背,气喘吁吁了。多少年以前,居住在娘娘寨上的人们,你们就是从这条小路上山下山的吗?你们可曾抱厌过行路的艰难?
哦,眼前终于出现一小块平地!地上热闹地开着不知名的小花,四周是高大的乔木,美丽的紫藤花在半空中、阳光下、微风里得意地笑。正想着娘娘寨是不是到了的时候,领队妹妹说:“这才刚开始,路还远着呢。”抬眼望去,高高的山顶果真矗立在远远的前方。
于是继续向前走,好在路平坦了许多。有石块垒起一块块平地,应该是古时候娘娘寨居民的梯田。又有石砌的小屋散落在路的两旁,屋顶已经没有了,石墙、门框依然完好。这就是娘娘古寨了吧?
这真是一个植物的王国。高的,矮的,木本的,草本的,知名的,不知名的,密密层层地在眼前铺展开来,叫人眼花缭乱。路边有很多的果树,桃、李、杏、樱桃一律树高杆粗,叶绿果嫩,你们是娘娘古寨的见证者吗?地上好多的核桃壳呀,是什么人在这里吃过核桃呢?抬起头,一棵高大的核桃树就在身旁。眼前忽然一亮,是开得正艳的映山红!本是同一座山,山下的花儿都落了,这里却开得正好!真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呀。一种叶片很宽、顔色嫩绿的草吸引了我们,还开着一长串的绛红色的花呢,样子象极了蝴蝶兰。莫非你是中国本土的蝴蝶兰?金银花开了,白的雪白,黄的金黄,满树满枝。细看,是木本的小树呢,不是藤本金银花,也没有金银花醉人的香味。难道金银花也有山寨版?银杏树是这里特有的树种,千年的古银杏树比比皆是。看,这棵1200多年的银杏树多么粗壮,新长出来的叶子又是多么娇嫩!你这个唐朝的遗民,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又见过了多少春花秋月?
忽见涓涓细流沿山而下,呀,是一眼山泉。在这样的高山上也有泉水,可见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平路走完了,就走一段上坡路;上完坡,再走一段平路。高大的树木掩映着弯弯的小路,可谓曲径通幽。
走啊走。终于,一大片开阔地呈现在眼前,我们登上了娘娘寨山顶,我们来到了高山草甸!我们欢呼,我们雀跃,我们挥舞着队旗,我们豪情万丈!迎风招展的红旗招来了一群黄牛,起初,我们还以为它们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呢,可仔细一看,一双双牛眼瞪得老大,惊恐中夹杂着愤怒,剑拔弩张,一幅要打架的样子!不好,是红旗招惹了它们!原来,就算不是西班牙的牛,见到红色,也是要斗架的!吓得我们赶紧收起队旗,藏进包包,人也四散开来。
这是一块真正的高山草甸。一大块平地,只长了莆公英和类似三叶草的草类,树木一律长在草甸以下,且不过是些的灌木丛,有的很象是野山楂和火棘,造型一律是蘑菇型,有象灵芝一样张开伞盖儿的,也有半球状伞盖儿半张着的——请问,给它们造型的园艺师是谁?巨大的石块露在地面,有的立着,有的躺着,千奇百怪。立着的石块薄薄的,象是刀削斧砍而成;躺着的石块呢,平平展展的,是我们上好的椅子和餐桌。我们与石块合影拍照,我们在石块上展开午餐,兴奋之情自不必说。
牛儿们看我们吃饭了,很是眼馋,慢慢地向我们靠拢。有胆大的帅哥、美女给小牛喂馒头,它们居然吃了还想吃。只有那头老公牛一直远远地向我们张望,神色紧张地监视着我们,象察看敌情的哨兵,又象是随时准备发号施令的司令官。终于,我们还是保持了和平相处。
要下山了,我们依依不舍。
再见了娘娘寨,我们一定后会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