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篓子石吸引了大批全国各地的拍客
篓子石位于英山县草盘、石镇和雷家店镇境内,景区核心面积40平方公里,境内有篓子石、独秀峰、天马寨三座山峰和一条仙女溪河谷。这里山高林密、古藤缠绕、峰峦叠翠、奇石林立、水质清澈。森林植被特点突出,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森林覆盖率高达98%。动植物种类丰富,有银杏、红豆杉等珍稀树种,还有娃娃鱼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景区内年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2.5度,夏季平均气温在22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这里山清水秀,野果飘香,民风淳朴,古建筑村落保存完好,原草原木原生态,堪称“世外桃源”。景区交通十分便利,与英山县城只有35公里,只需要半小时车程。与武英高速杨柳出口距离20公里,到达武汉只有150公里,只要2小时的车程。 篓子石是英山古八景之一,“仙人挑担篓子石”的传说在大别山地区家喻户晓。吕洞宾在此山中的仙人洞中修炼得道成仙,为造福民间将“书篓子”和“钱篓子”留在人间和民间姑娘陆姑采茶、种茶最后成为茶仙姑的美丽动人故事人们都津津乐道。篓子石主峰海拔1288米,山顶上有两座石峰如天外来石,兀立悬空。站在山顶大别山美景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山中有天心岩、天书石、情侣蛙、天佛石……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境内还有古生物化石为篓子石增添了传奇色彩,5公里的仙女溪河谷景色十分秀丽迷人。 景区内有座传奇的古兵寨—天马寨。根据历史记载,乾隆年间,农民马朝柱不满地方贪官污吏的压榨,在此筑寨屯兵,举旗起义反清,后被朝廷派兵镇压,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但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马朝柱的许多传奇故事。马朝柱2006年被黄冈市政府列入为黄冈市“历史名人”。 境内至今还保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民居多处。在突飞猛进的现代化时代,象这样的古民居已不多见。它具有农耕时代的鲜明特点,人们追求几世同堂,和谐相处,所以,在建筑格式上大多是一进几重,主次分明,家家相连,具有建筑考古研究和文化欣赏价值。 景区内有三种植物景观十分丰富。一是杜鹃花。境内的杜鹃花分深红、粉红、黄、深紫、淡紫等五种颜色,面积达10万余亩,无论是品种还是规模在大别山区都独一无二。每到4月份,杜鹃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开放,杜鹃花海、杜鹃画廊如五彩祥云,美不胜收。无论是在篓子石的峰顶,还是在仙女溪的泉边,或是悬崖绝壁处,五彩杜鹃花无处不在。鲜花盛开时节,当你穿行于篓子石的崇山峻岭中,倘洋在杜鹃花海里,一定会赞叹这里是“人间仙境”。二是野樱花。野樱花主要分布在天马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腰上,面积达万亩以上。有关专家考证,如此大面积的野樱花世之罕见,完全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4月10号以后盛开的樱花好像朵朵彩云,将天马寨装扮得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叹为观止。站在山下仰望,天马寨被一条巨大的彩虹掩映,气势磅礴,十分壮观。三是油桐花。景区内的油桐花规模也很少见。阳春三月,盛开的万亩桐花,犹如乳黄色的绸缎,缠绕在篓子石、独秀峰、天马寨的山脚下,若游龙戏水,气象万千。三种花卉在4月初开始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交替开放,至5月底结束,有长达两个月的开花时间,把整个景区装扮得如诗如画。当您在篓子石风景区里登高望远、浪漫花径、嬉戏河谷、流连于古村落时,一定会被这秀美景色而陶醉。 篓子石是镶嵌在大别山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无限风光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时来运转,有识之士响应英山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吹响了篓子石旅游开发的号角,正在积极发掘篓子石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摇旗呐喊,推介宣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招商引资。镇村两级,全力以赴,支持配合。万众一心,要把篓子石风景区建成“大别山旅游的支撑点,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众志成城,世代沉睡的篓子石将要熠熠生辉。(黄显明 蕲蕲英 陈云峰 ) 风光秀丽篓子石 风光秀丽篓子石 吸引大批拍客 篓子石上杜鹃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