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973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今年以来,湖北省循环产业进一步升温。继武钢之后,凯迪、华新水泥和格林美等产业大佬纷纷加码循环产业。据规划,未来3年内,湖北省循环产业总值将突破1000亿元。
对此,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表示,环保产业正上升到全局性战略,将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变废为宝”产业聚集
三年内产值过千亿
一件废旧家电,经过道道工序,外壳变成环保家具,电路板里还能炼出黄金,这不是神话。“浅色的是洗衣机,深色的是电视机。”日前,在湖北荆门生产基地,指着一种“塑木”新材料,格林美副总经理周继锋对记者说,它们的“前身”是废弃电器,由塑料和秸秆混合加工而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流水线处理后,各种废旧电器被碾成碎片,再被分解出铜等贵金属,“用这些电子垃圾,我们每年能提炼出3万吨铜。”周继锋介绍,格林美荆门基地已是湖北省名副其实的第二大铜矿,仅次于大冶。去年,从电脑主板和手机等电子垃圾中,公司还提炼出400公斤黄金和钴、镍等20多种稀有金属。未来五年,格林美将在20个中心城市建设10万个回收箱,年回收总量达到50万吨。
显然,不只是格林美看到了循环产业的巨大商机。
就在不久前,凯迪电力实现“秸秆变油”后,华新水泥更是频频投巨资在武汉、黄石和孝感等地建设环保项目,每天可处理1500吨城市垃圾,并将其变为水泥生产所需原料。
按照规划,未来3年内,湖北省循环产业总值将突破1000亿元。到2017年,武汉、襄阳、宜昌、荆门和鄂东等循环产业核心聚集区,将陆续开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设工程、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工程等项目。
“吃不饱”成企业烦恼
呼唤更多政策支持
尽管,湖北省循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并不是没有问题。
以格林美为例,虽然年产值保持50%以上的增速,但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发展的烦恼。“首先是吃不饱的问题。”许开华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该公司的荆门基地设计产能是年处理300万吨电子垃圾,可从湖北只能回收100万吨。
实际上,最让许开华感到力不从心的是行政审批,“各种手续太多了,环保市场还不够开放”。
早在2011年3月,格林美投资兴建的武汉市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就在阳逻竣工,年设计处理3万吨电子废弃物,循环再造3万吨塑木型材。“这个基地就是专门对接武汉城市圈”,许开华称,由于相关审批手续未办成,该基地已沦落成仓储。
而省发改委也曾在专题调研报告中表示,湖北省循环产业除技术和投入不足外,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依然存在完善的空间。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表示,循环经济要与产业链、产业结构的调整联系起来,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都认同,应集中资源重点扶持较大规模企业,进而带动整个循环产业。(刘晓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