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有理先生 各位朋友,如果要问我们身边最有名的人是谁,说出他的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他姓全,名有理。我们经常提到他,而且还有很多人崇拜他,学习他。 他小时候做作业,常常写错别字。老师批评他说:“你用心了吗?这么简单的字还写错了?” 他说:“哪个人没有写过错别字呢?我把写错的字重写20遍还不行吗?” 可是,第二次交作业的时候,他一遍也没有重写。老师又问道:“你怎么出尔反尔?” 他解释说:“其他老师也布置了很多作业,我的确挤不出时间。” 他到了高三,马上要面临高考。有一次老师出了一套字音专项训练,他很多题都做错了。老师批评他说:“这是你做的答案吗?你像话吗?” 他分辩道:“考试又不能查字典,谁能不出错?人都有不会读的字嘛!” 高考第一题就考字音。考试结束后,他和同学对答案。同学说:“你怎么第一题都错了?那些字专项训练不是考过吗?‘豇豆’的 ‘豇’读jiāng,不读gāng,老师不也讲过吗?” 他说:“我们方言不是读gāng吗?” 同学纠正道:“考试是考普通话,不是考方言。” 他马上脸红脖子粗,大声说道:“方言怎么了?有个学者到我们学校讲学,明明说方言也是一种文化嘛!” 这一题是3分,高考每一分都很重要。他因为3分之差,与本科失之交臂。他还坚定地说:“我宁可不上本科,也要维护方言的纯洁性。” 若干年之后,他当了中学教师,教地理和历史。 地理课本上有一句“台湾通用闽南话和普通话”,他觉得有问题。他和另外一个老师讨论。那个老师说:“这有什么问题呢?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啊!” 他说:“普通话在台湾应该叫国语,这里应该写‘国语’不能写‘普通话’。” 那个老师纠正道:“国语本身就是普通话,台湾现在也有把国语叫普通话的。” 他抢白道:“你拿不出证据,我就是不相信。” 还有一次,他上历史公开课。课后,有个老师评课时说:“你讲得很好,但有个字读错了。‘康有为’的‘为’读wéi,不读wèi。” 他不屑一顾地说:“我就要读wèi,怎么了?历史不是语文,也不考字音。” 对方批评道:“你怎么总喜欢坚持错误的东西呢?” 他挖苦道:“你读对了又能怎么样?我教历史时,成绩是全市正数第一;你教历史时,成绩是全市倒数第一。” 后来,他当了校长。有一次,学校来了客人。吃饭时,他对一个年纪大的老师说:“你老人家德高望重,客人主动敬酒,你怎么能不喝呢?” 老老师说:“我刚动手术,不能喝酒。” 他劝说道:“你少喝点,表示一下。” 那个老师没有办法,只好就范。这一喝,结果又被送到医院去了。别人问他:“你不去医院看望他吗?” 他说:“我凭什么去看他?我叫他少喝点,他哪儿有谱儿呢?” 再后来,他退休了,和他一起共事的同龄人也退休了。有一天,这些人到他家里做客。有人抱怨道:“我们老家伙可悲,年轻人不要的东西都是我们的。” 他安慰道:“老年人就应该淡泊名利,争吃争喝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让年轻人吃好喝好,他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那个人说:“老哥哥说的是,应该如此。” 吃饭时,客人都还没动筷子,他就想着要夹鸡腿吃。不想,他的小孙子先夹了鸡腿啃起来了。他一时想不开,心脏病发作。他儿子问道:“爸,你怎么了?” 他恶狠狠地骂道:“你还好意思问?你小子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怎么能不等客人先吃呢?人可以死,道理要讲清楚。” 他的话刚刚讲完就一命呜呼了。 他死后,人们都称赞他生前口才好、明事理、不服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向他学习的人从此越来越多。于是,我们的人际关系就变得冷漠、僵化了。 2013,5,11 作者:李灿 电话:13733560130 邮编:442215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竹坪小学
|